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要闻 >
  • 【改变在身边】小饭碗大民生 老年助餐暖胃又暖心

    民以食为天。紧扣居家养老吃饭难问题,今年,江苏将改造提升500个社区助餐点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目前,全省已改造完工并投入运营552个社区助餐点,超额完成民生实事任务。 中午时分,在南京雨花台区古雄街道的银发助餐点里,20多位老人正在用餐。红烧肉、西...

  • 江苏盐城:积极开展新四军历史研究与合作

    12月12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江苏省文物局主办的新四军纪念馆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举行。会上,盐城师范学院-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揭牌。研究中心的成立,将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新时...

  • 7000万人“种”下同一朵花

    ...

  • 南京青少年铭记历史向未来

    2021年,国家公祭仪式活动现...

  • 江苏南京:以法之名,守护“不能忘却的记忆”

    在南京市浦口区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中小学生代表身着校服参加宣讲活动。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鲁舒婷 摄 《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公众宣讲活动在南京市高淳区漆桥街道茅山村高岗自然村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高淳)工作站内进行。...

  • 南大师生寻访南京大屠杀亲历者后代 为2万名中小学生讲授历史

    1937年11月,南京沦陷前夕,约翰拉贝在内的20多位外籍人士冒着生命危险商议并组成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设置25个难民收容所,在此后的至暗时刻救助了25万多名中国难民。而他留下的《拉贝日记》,也成为见证那段历史的珍贵史料。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 美籍华人鲁照宁:捐赠南京大屠杀文物史料超2500件套,希望不让下一代忘却历史

    鲁照宁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1980年,16岁的鲁照宁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跟随父母到美国开始了新的生活。2000年,鲁照宁读到了由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撰写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对南京大屠杀历史有了更深刻了解。 鲁照宁捐赠的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

  • 以国之名,悼我同胞!国家公祭广场下半旗志哀

    2023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6周年 12月13日 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8点整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国家公祭广场 举行升国旗、下半旗仪式 以国之名悼我同胞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将在10:00举行 10:01当防空警报响起时 请您就地...

  • 【独家】一个美国青年的金陵寻访(History is Still Alive)

    ...

  • 国家公祭日 | 以国之名,悼我同胞!

    2023年12月13日,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86年前,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短短6周,30万同胞惨遭杀戮,留下了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但血与泪的记忆不能忘,不敢忘,也不会忘! 铭记...

  • 首页
  • 上一页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下一页
  • 末页
  • 268126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