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2017年第四季度“比学赶超”主题季考会议后,我县又掀起了新一轮“比学赶超”热潮,更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的内容。
第一要务: 富民增收
1月23日上午,金城街道邱圩社区组织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20余人分别到双沟官路社区、姚集高党集中居住区和魏集湖畔槐园小区观摩,学习他们在土地集中流转、项目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邱圩社区居民王志刚此前在村里承包了部分土地种植红薯,此次他对双沟镇官路社区的农资中心建设以及经营模式非常感兴趣,希望利用社区集中居住后流转出来的土地,能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种植规模。
邱圩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成辉说:“回去之后,我们要结合邱圩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研究出适合邱圩发展的集体经济增速的路径。”
“比学赶超”主题季考会议过后,王集镇也迅速行动起来。1月24日上午,该镇举行了教育提升工作部署暨总结表彰大会,推动今年的教育工作。
“这次会议就是王集落实县委、县政府‘比学赶超’精神和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举措,我们将通过教育的提升,增强乡镇发展的活力。”王集镇镇长王璇说。
记者了解到,当前,我县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均迅速行动起来,通过落实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工作任务、聚焦全面小康,把富民增收作为当前的第一要务,在“比学赶超”中千方百计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第一追求:生态宜居
23日上午,记者来到桃园镇文化休闲广场看到,广场周边树木错落有致,运动区塑胶地坪焕然一新,各类体育设施配置完善。附近居民徐树永告诉记者,每天这里都会有很多人来健身娱乐。
记者了解到,建设广场只是桃园镇改善镇区面貌的其中一项举措。该镇规划办主任姚虎介绍,去年以来,该镇启动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和街区“五位一体”改造工程,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对镇区两侧道路及绿化进行升级改造,统一建筑外立面及门头字号广告牌,同时进一步完善垃圾收运体系。
镇区面貌改善了,村里生活也有了大变化。走进梁集镇刘祠安置小区,一股安静和谐、文明有序之风就迎面而来。村民龙峰搬进小区已有大半年时间。他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居住环境明显改善了,卫生条件、出行等方面比之前好太多。
第一保障:队伍建设
据了解,刘祠安置小区总建筑面积达两万四千余平方米,可满足166户安置居民入住,去年6月,首期42户居民成功上房。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最大限度保障被安置居民权益,刘祠村将继续完善配套设施,规划建设超市、村史馆等,让居民享受到日臻完善的公共服务。
近年来,我县一直把生态宜居作为第一追求,全力以赴让群众的生活环境好起来。而在“比学赶超”主题季考活动中,我县更通过城乡供水一体化、污水处理、“263”专项行动、“百村万树”等工程的实施,对标找差,逐一落实,群众的满意度得到较大提升。
从去年12月下旬到今年1月中旬,来自全县各镇、街道的400位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分三批参加了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联合开办的以“学习贯彻十九大、提升基层组织力”为主题的村书记论坛。通过专家教学、上台交流、现场观摩等方式,村书记们全面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乡村振兴等内容。
睢城街道胡元社区党支部书记孙嘉伟在县第三期村书记论坛和大家分享了村级党建工作的开展经验。在他看来,村级党建关键要解决“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三个问题,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能动性,明确工作模块,做到详细分工。
分享经验,是村书记论坛的特色内容。根据活动安排,大家还前往先进村、社区进行了实地观摩。
“看到高党的环境这么好,回去后一定要做好宣传,下一步把我们村的集中居住工作推动起来。”梁集镇毛庄村党支部书记唐军章在参观后如是说。
经济社会发展中,干事队伍是第一保障。在“比学赶超”主题季考活动中,我县相关部门通过加强培训、完善制度、加强监督等措施,推动各级党组织真正成为建设“强富美高”新睢宁的坚强领导核心,党员干部成为实现睢宁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
全媒体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