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头条 >

富民增收呈现新特征

时间:2017-07-28 08:52来源:未知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真正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县人民,是县委、县政府一直秉承的理念。今年以来,我县全力攻坚精准扶贫,并积极拓宽增收空间,富民增收呈现出了新的特征。系列报道年中经济观察,今天一起关注富民增收新路径。
  7月26日下午,记者在高作镇官杨村看到,一根根光伏电柱拔地而起,一块块宝蓝色电板整齐排开,这是位于该镇的光伏项目。该项目是省发改委与我县共建的扶贫项目,归村集体所有,去年11月中旬开工,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光伏面板安装,并于去年12月并网发电,平均每天产电量6000度左右,每年可产生约120万元的收益。
  高作镇官杨村村委会计生专干 袁云辉(收入)拿出50%对于我们村低收入户贫困户帮扶,一部分做村集体经济发展这一块,还有一部分我们村低收入户也能就近来就业打工 像打工一天每人在50元(左右),平均每天10到15人位置?
  记者随后在该光伏项目的农光互补大棚里看到,几位村民正在田间拔草,杂草清理后的田地里露出中药苗——白芨。
  高作镇官杨村村民 圣云珍就这大棚里有活俺就到这里干,给50块钱一天。 
  高作镇官杨村村民 圣传芝平时就带小孩上学,小孩送去有时间就来这里干,感觉也很好,这到年底给低收入户还能分红,真是家家能分到的,俺感觉很好。
  官杨村光伏项目见效快、效果好、收益久,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是我县新拓展的一种扶贫方式。今年以来,我县依托“串门儿去”APP平台,扎实开展“百千万”集中走访帮扶活动,重点聚焦扶贫工作,全力提升扶贫成效。全面对接市委“六项脱贫举措”,大力实施“四年基本完成,一年巩固提升”计划,加快推进扶贫动态数据管理平台上线运营,积极推广搬迁扶贫、光伏扶贫等精准扶贫“1030”工程,力争今年实现3.6万以上低收入人口脱贫,13个经济薄弱村达到“新八有”。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上,今年以来,我县梳理了就土地流转新增耕地、庄体拆迁、河道治理等方面整理土地河滩资源,村集体牵头成立合作社、公司、建厂房,发展手工、电商产业等途径增加村集体收入等“十条途径”, 并总结了资产运营型、农产品营销型、资源开发型、土地入股流转型等“八种模式”。
  记者 杨艳秋: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金城社区的幸福小区4期,走进小区干净的路面 成片的绿化,让人的心情十分顺畅,而住在这里的居民告诉我们,这样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社区成立的物业公司有着密切的关系。
  刘绍礼是金城社区居民,2011年,社区成立徐州开达物业有限公司后,他主要负责绿化苗木的修剪及安保工作。
  金城街道金城社区居民 刘绍礼原来是在外打工,社区成立物业公司以后,我参加物业公司工作,管理4期小区,从各方面讲看家省事,每月工资在1000多块钱左右。
  和刘绍礼一样在社区物业公司工作的居民还有20多位,他们都是金城社区居民。
  金城街道金城社区党支部书记 孙宾物业)收入这一块我们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虽然说收物业费,但还是用于小区服务上面,比如说平时剪花,正常工人要及时清理垃圾,社区要转运垃圾,还有路灯更换用于这一块收入。 
  目前开达物业公司的业务不断拓展,不仅服务金城安置小区,还积极对接外部小区工厂,做好物业服务,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因此比过去翻了几番。今年金城社区投资建设了农贸市场,目前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配套设施修建,预计在今年中秋节前后投入使用。
  金城街道金城社区党支部书记 孙宾把农贸市场公厕改建,停车场改建,再建3000营业用房,这一块对于来年社区经济收入是大的增长,我们这边有120个摊位,1个摊位就是1000块钱,我们也有12万(元)的收入。
  今年以来,我县还深入实施“把合作社建在支部里”和村集体增收“624”计划,广泛开展“创业睢宁”行动,全面复制推广“沙集模式”,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渠道促进村集体和百姓鼓起“钱袋子”。 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750元、7910元,增幅均居全市前列。
杨艳秋 梁潇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