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冯威
“上班很开心,我去上班。”这是许春写在本子上的一句话。许春是聋哑人,在徐州盛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班,负责产品包装工作。
5月4日,记者跟随睢宁县残联工作人员了解在职残疾人工作情况。来到徐州盛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跟随公司生产部主管黄文华来到许春的工作地点,黄文华用手语跟许春交流:“要采访你,你愿意吗?”许春满脸笑容,开朗地点点头,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收入,最后写下了自己的心理感受。
本子与笔放在许春工作台的一角,封面写着许春的名字,随意翻开一页,记录着他平时跟同事交流的内容:“前面分开包装”“星期六休息”“你们装了多少箱?”……
“你们一直都是这样写字交流吗?”记者问。
“复杂的、不好表达的写字交流;日常的手语,我们可以直接交流。”黄文华一边说,一边向记者比划日常的手语手势,“他也是我的老师,现在我跟他交流已经很流畅。”
徐州盛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于两年前成立,位于睢宁县高新区,主要生产电源线,产品销往国内外,年产值3000多万元,目前有工作人员100多人,其中聋哑人15名。
“脚踩泥泞,心向阳光,说的就是他们。他们很聪明,比正常人更能吃苦,服从管理,每项工作都完成得很好。平时我们会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问题,跟他们很好地去协商沟通。”黄文华介绍,为减少因为工作岗位变动带来的不适,公司的残障人员都是固定工作、固定岗位,他们的工资与其他员工一样,同工同酬,每月4500元左右,正常缴纳社保等,平时公司还会优先给他们发放岗位补贴。
“企业在当地为残障人士能够提供就业,是企业应该做的。”该公司总经理张明鸿告诉记者,企业招聘时,向睢宁县残疾人联合会了解残障人士就业信息,对新入职的残障人士进行多次培训,保障他们可以正常工作。
“去年睢宁县有50余家企业,安排残障人士就业127人。通过审核,我们对14家达比例和超比例单位进行岗位补贴近8万元。”睢宁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副所长庄胜介绍,在睢宁,企业对于残疾人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五险,按照职工总数15%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部分,会给予企业睢宁本地最低工资标准双倍的岗位补贴;按照职工总数超过15%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部分,会给予企业睢宁本地最低工资标准四倍的岗位补贴。
庄胜告诉记者,近年来,睢宁残联在促进残疾人就业上下功夫。对各类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残疾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多层次的就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各类扶残助残活动,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为在就业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就业困难的残疾人,举行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平时,还要对在职的残疾人员工进行走访,对企业需要残联帮助解决的问题进行收集、处理、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