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生 >

高作镇“1+7+7+12+N”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时间:2021-12-27 09:11来源:睢宁融媒体中心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近日,在高作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各种大型机械来回穿梭,建设耕地监测站点、修建生态退水沟、新修桥涵闸主体……处处都是施工队员忙碌的身影。

  今年9月份以来,高作镇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县委、县政府“三园”建设要求,投资6750万元,推进全域内3.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将其作为2021年高作镇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中的一件。

  “截至目前,已完成了主体工程的85%,预计2021年12月31日完成工程主体建设,2022年3月全面竣工。”高作镇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商则宽告诉记者,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利设施、田间道路、林网工程、土壤改良等。项目建成后,将基本形成“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稳定高产良田。

  在建设过程中,为确保高质量,高作镇建立了“1+7+7+12+N”工作体系。即镇人大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作为全镇年度民生实事项目“1号工程”常态化督查问政,以高质量打造7个标段为依托,配强7支监理队伍,在涉及项目建设的12个村(社区)均明确一名村两委干部专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在项目各路段、各沟渠均安排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全程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各个环节,全天候推动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

  “早上7点工人上班,我们也就到工地,一直工作到晚上,主要检查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和每一道程序的完成状态,确保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完成。”作为监理队伍中的一员,张清春一直兢兢业业。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些列举措,不仅最大程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而且还让昔日的低效田,变成如今抢手的“香饽饽”,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

  “原先我们村都是旱地,往外承包才五六百元一亩,现在全部变成水田,承包费都能达到800元,再过两三年,就能涨到1000元了。”高作镇后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健告诉记者,目前全村2600亩土地已全部流转出去了,而且每亩收取50元管理费,能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

全媒体记者 任梦婷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