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睢宁,有一种独特的天然绿色食品,它吃起来鲜嫩爽口,尤其是咀嚼时会发出“嘎嘎”的脆响声。这就是苔干,当地人也把它叫作“响菜”。为什么叫作“响菜”?又为什么被称为“贡菜”?本期,记者带你了解苔干的故事,分享苔干的吃法。
□ 全媒体记者 薛莉
下邳特产 千年贡菜
苔干是睢宁古邳镇的名优特产蔬菜,它原是一种野生植物,系菊科莴苣属茎用莴苣。我们所吃的成品苔干,是这种莴苣的肉质茎用刀划成条状,经晾晒、脱水而呈绿色或淡绿色的干制品。苔干在古邳种植,迄今已有约2300年的历史。
据说,最初苔干生长在古邳的葛峄山下。葛峄山,现在称岠山。这里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苔干的生长。传说汉代名臣张良和传授《太公兵法》给他的著名隐士黄石公,都吃过苔干。
在唐宋时期苔干被定为宫廷御品,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也作为贡品进贡给朝廷,因此又称作“贡菜”。
苔干在古邳当地旧名叫作高莴苣,因为它的外形比普通莴苣高且细长。又因为吃在嘴里“嘎嘎”响,所以也叫作“响菜”。据说现在这个“苔干”的名字,还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起。当年李时珍云游全国行医采药时,经过下邳,正赶上收获苔干的季节。李时珍品尝后觉得有点甜,口感很好。村民告诉他这种植物叫高莴苣,要到开花时起菜苔子,晒干收藏然后再吃。于是,李时珍就把它命名为苔干。据《本草纲目》记载,苔干具有健胃、利水、清热解毒、抑制肥胖、降压、软化血管等功能,常食则延年益寿。
清新爽口 嘎嘎脆响
苔干用来炖肉、烧鸡块,都别有一番风味,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凉拌。古邳镇舌尖美食的主厨李刚分享了他的招牌凉菜——凉拌苔干。
采收后的鲜菜苔干要进行多道流程的加工。首先要去掉叶片和根部,第二步是用特制的刀具刨去表皮,第三步是用刀把菜苔纵向划成粗细大致均匀的条状,第四步是把划好的菜均匀地挂在绳子上晾晒。每到苔干收获的季节,岠山的山坡上,山脚下的村落里、小路旁,到处都是一排排绿色。
“凉拌苔干要把晒干的苔干用开水泡发,泡十分钟左右。鲜苔干吃起来像莴苣,所以,要先晒干储存,等吃的时候再泡发。”李刚说,凉拌苔干的做法很简单,在家里就可以做。凉拌苔干可以做糖醋的,也可以做咸味的,这根据个人口味来选。
泡好的苔干捞出来沥干水,然后加上姜米、白糖、白醋搅拌一分钟,口味比海蜇还要吸引人。看似非常简单的凉拌菜,但是选佐料很重要。一定要选用白醋,因为白醋泡出来的苔干爽口而且颜色透明,用陈醋会发黑。另外,搅拌时间要达一分钟,时间短了不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