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记者来到王集镇双营村时,该村党支部书记武维照正在村合作社了解农机具存放区厂房的施工进度。武维照告诉记者,去年7月,瞅准镇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好时机,村里进行了土地流转,并成立了集体土地合作社,主要种植小麦育种和大蒜花生等经济作物,预计今年收入可达到36万元。
武维照表示,合作社经营能够成功得益于支部引领和党员带动。他说,双营村一直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土地产出效益不高。为了突破产业结构单一的模式,村里多次召开党员、群众大会推广高效农业。同时,由村党支部带头,党员干部率先入股合作社,带领更多村民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党建与增收相融互进只是该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一个缩影。为更好地服务群众,该村还引导党员干部在村里亮明身份,并加大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为百姓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
“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武维照表示,通过亮身份,党员的作用发挥出来了,村两委的工作开展和为民办实事工程的推进更顺利了。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该村还创新增收方式,收回集体土地和废弃的学校和村部,并通过发包形式,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15万元。有了钱,“为群众办实事”就不再是一句口号。武维照告诉记者,村里计划从每年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村里的道路铺设、路灯架设、河道清淤等公益性事业建设,让群众享受发展成果。
武维照介绍,下一步,该村将推动合作社搞产业多元化发展。在搞好600亩小麦育种的基础上,其余200亩地种植大蒜、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以提高亩产效益,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
段小凡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