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企业环境监管,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机制,充分发挥绿色信贷和社会舆论监督作用,促进企业持续改进环境行为,按照省厅、市局的统一部署,县环保局全面开展2017年度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工作。
为加强对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局环境信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抓。为提高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的认识,组织局干部职工和参评企业认真学习国家和省市有关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文件精神,由分管领导牵头,组织局相关科室组成工作组,密切工作联系与沟通,形成开展环境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合力,积极落实企业分类监管措施。认真组织局业务科室指导企业开展有关环境信用评价信息填报工作,组织业务培训,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打下良好基础。切实加强对参评企业的监督检查,对通过现场检查、监督性监测、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核查以及履行监管职责的其他活动制作或者获取的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及时登录省环保厅环境信用评价系统进行填报。环境信用等级评价涉及污染防治、环境管理和社会影响等方面,严格按照分类管理措施,对不同等级的企业分别采取相关激励性机制或限制性措施,充分发挥企业环境行为等级评价结果的效用,促进企业提升内部环境管理水平;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基础,加强企业评价考核。采取定期、不定期巡查和检查等形式,加强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监管,并将监管检查情况记录在案,作为环境信用等级评价的依据;实施月考核、年底汇总的考核制度,及时准确地在主要新闻媒体或网站上公布考核结果,接受公众和新闻媒体监督。
此项工作按照信用初评、部门审核、信息发布三个环节进行,企业环保信息通过“江苏省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客观评价。公众可随时网上查询,便于社会监督,也有利于规范企业环境行为。这项工作已经由最初的环保部门进行企业环境行为评级和信息公开,上升为环保部门和金融部门联手实行绿色信贷,成为新形势下一项行之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
目前,县环保局已对5家国控企业进行综合审核考评, 3家被评为绿色,2家被评为蓝色;对123家非国控企业进行综合审核考评,6家被评为绿色,55家被评为蓝色,56家企业评为黄色,6家企业评为红色。按照我省的管理办法,评定为“绿色”的企业,环保部门可以优先办理环保行政许可,优先调剂使用储备的排污总量指标,优先办理上市、融资等环保审核事项,还可以建议金融机构予以优惠贷款利率,保险机构降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费率等。而评定为“黑色”的企业,环保部门将依法不予办理环保行政许可,暂停受理审批其污染治理设施以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暂缓办理上市、融资等环保审核事项,直至整改到位。评定为“红色”和“黑色”的企业,依据省市文件规定,执行差别化电价、水价,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促使企业增强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