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5日,记者走进古邳镇望山村看到,田野里忙碌着群众收割薹干的身影;田头路旁挂晒着青绿的薹干条,犹如一扇扇青玉门帘,构成了乡间小路上的别致风景。“现在正是薹干收获的季节,今年春季薹干长势好、产量高,预计一亩地能收约300斤干菜。”望山村村民魏云海高兴地说。
魏云海介绍,他和老伴儿在家种了两亩多地的薹干,按照当前市场价每斤干菜十四五元计算的话,单季可收入8000多元。一年春秋两季薹干,收入更要翻倍,估算下来能达到小麦效益的5倍。
记者了解到,将薹干加工成干菜,涉及收割、去根、刨皮、剖条、晾晒、打捆、烘烤等近十道工序,过程十分繁琐。“手工制作薹干对人工是个挑战,必须在夜里完成薹干剖条,第二天一早就得晾晒,只有这样品质才是最好的。俺两亩多的薹干,为了加工晾晒,一家人得不分昼夜忙活近一个月时间。”魏云海说。
由于价格相对稳定,薹干销路也好,因此,望山村许多村民都有种植薹干的习惯。村民魏贤平家的薹干地与魏云海家的仅一路之隔,当天,魏贤平也正和老伴忙着收获薹干。“挣钱哪有不辛苦的,俺这一亩多地的薹干能收入四五千元,累点也值。”魏贤平说。
望山村的薹干种植是古邳镇产业增收的一个生动典型。近年来,被称为“贡菜”的薹干,始终保持着较好的市场行情,价格走势较好,是古邳镇农民增收的一种主要经济作物。薹干种植主要分布在古邳镇北部的望山、山西、吴口、新龙等地,今年春季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培育薹干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挥带动作用,促进薹干规模连片种植,提升薹干的规模效益。”古邳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曹明介绍,古邳镇还将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和销售等环节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和引导。同时,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引进薹干加工设备,推动薹干刨皮、剖条等环节的机械化,促进传统工艺的改进,提升群众种植的积极性和效益,努力让薹干种植成为当地群众增产创收的一条主要路径。预计,今年秋季,该镇将有一两项新技术应用于薹干生产,薹干加工工序将减少一半,新增种植面积将超过2000亩。
史艳 陈士洲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