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矗立于田野之中的陈王生产资料超市。

图为村民在市场内务工挑拣花生籽种。
进入立夏后的故黄河,河水和两岸的风光显得更加生动与热情。我们在一路垂柳飞舞中,沿着故黄河观光道走过魏林村,拐过U形弯道向北行驶,随即东侧绿色掩映下的一片厂房及“陈王生产资料超市”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这里就是我们再探故黄河之行的第四站——陈王村。
陈王村下辖陈庄、王庄2个自然庄,距离双沟镇政府1.5公里,紧靠故黄河。我们此行的向导——双沟镇文化站站长吕守军介绍,2008年以来,在特色农业种植的引领下,陈王村走上了致富路,是个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近几年在黄河故道综合开发的助推下,该村更是朝着幸福的康庄大道一路飞奔。
蔬菜种植让陈王人走上富裕路
由黄河观光路走上通往陈王村的一条宽阔村道,在紧凑的绿植衬托下,有着小径通幽之感,不远处成排的楼房清晰可见。进入偌大的陈王蔬菜交易市场(陈王生产资料超市所在地),即可看到一排冷库,再向里走就见几个人正在忙着将打包好的一箱箱蔬菜往运输车上装。时不时地还有车辆进出,远处几位老年妇女则围坐着在挑拣花生籽种。
陈王蔬菜交易市场管理人员、陈王村村民王明利告诉我们,于2015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陈王蔬菜交易市场,不仅解决了当地蔬菜销售问题,也带动了附近农产品的销售,同时还解决了村里一些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我们村除了年轻人外出务工外,大部分人都在蔬菜大棚里忙碌着。年纪大的就帮着打打下手或在市场里帮着摘菜、装箱等,没有闲着的。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也由2008年的不足4000元,增加到现在的一万多元。”王明利说,村里的这种变化得益于大棚蔬菜种植。
据介绍,过去的陈王村因为紧靠故黄河,除了1000多亩的可耕田,剩下的都是大片的沙滩地。村民在种地之余就依赖黄河边的芦苇搞编织。当地民谣“胥湾的花灯,陈王的席,焦营的茅蓊满街提”,至今还在中老年人口中传唱。
2008年,在当地政府的组织带领下,陈王村搞起了大棚蔬菜种植。全村菜农有158户,每户村民种植大棚少的两三个,多的10来个。村里已经成立了6个合作社,仅蔬菜种植合作社就有3个。蔬菜种植以丝瓜、西红柿为主,辅之以黄瓜、茄子、芹菜等。再加上有了交易市场和冷库为依托,这里的蔬菜产品由徐州、常州、南京、上海等地商家上门收购,而且去年底,这里的蔬菜还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使用“双溪翠”注册商标。看到良好的发展势头,一些原本在外务工的村民也积极回村从事蔬菜种植。
从蔬菜交易市场出来,我们走过一排排蔬菜大棚,遇到了村民焦艳荣。她于三年前回村种植蔬菜大棚,因经验不足,只种了一个大棚。“一个大棚平均年纯收入也在三万元,人家管理好的都在五六万元。比在外打工强,还关键是能照顾家庭,也自由得多。”焦艳荣笑着说,因为村里种大棚蔬菜,村民腰包都鼓起来了。
在蔬菜大棚旁、村道边,我们还看到了一座直立的山石,上面写着四个红色大字“守望幸福”。随行的王明利说,这几个字是他写的,意思是幸福来之不易,既要守护好,又要满怀希望,这也是陈王人的心声。
据了解,起初,因为缺乏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再加上没有销路,村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大大受挫,甚至为此事找村里、镇里讨说法。为了走出困境,村党支部书记王荣平顶着压力上,从山东请来技术人员和种植能手为菜农讲课、传授经验,村干部人人都是营销员,外出跑销路、找市场。经过三年的努力和拼搏,陈王村终于走出了困境。据说,当初为了鼓励村民种植蔬菜,村班子成员还积极为村民担保做贷款,王荣平也曾因为个别村民迟迟不还货款而上了黑名单。
如今富裕起来的陈王人,不但出行方便,精神文化生活也很丰富。年年都邀请剧团来村演出,重大节日还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村民元宵灯会、象棋赛等。
综合开发为陈王开辟出新天地
当我们回到蔬菜交易市场时,恰巧遇上一直在外忙碌的王荣平。王荣平告诉我们,黄河故道综合开发不仅给陈王村整理出近800的滩涂地,还修铺了通往外面的道路,打开了方便之门,更带来了新的发展项目。“村里原本只有一条路通往104国道,观光路一建成,村里道路也随之延展到这里,我们所生产的蔬菜就可以直接进入观光路而后上高速运送出去。”
据介绍,2015年在上级的项目帮扶下,陈王村建立起了蔬菜交易市场及生产资料超市于一体的厂区,当年底投入使用;去年,陈王村又建起了一座冷库。“我们如今又有了‘双溪翠’注册商标,再加上我们一再地提升蔬菜品质,原本的通货变成为精装货,而且通过冷链销售出去,我们的销售价格自然也就有了提升,产出效益也就更高,从而不断提高村民收入。”王荣平说,近期在上海通过签约,陈王村正式成为上海蔬菜外延基地,这进一步为该村蔬菜种植打开了销路。“下一步,我们就立足于把蔬菜品质提高上去、品牌打响,采取严格控制药物使用、积极使用蜜蜂授粉等措施,走绿色食品的路子,带领群众将蔬菜种植的路子走得更宽、更远。”
在陈王村的宣传板上,我们看到了今年年初该村的发展规划,规划显示:1.提升产品质量,提升大棚基地形象。下步将扩大面积300~500亩,实现产品质量全过程监测,打造有机、绿色产品。基地物资统一规整、存放,环境维护日常化、制度化。2.以徐州市政府培育上海蔬菜外延蔬菜基地为契机,加强与知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合作,培育高档次、高品质农产品。3.结合省级“最美乡村”创建,通过整合陈王村现有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村容村貌,努力将陈王村建成集垂钓、蔬菜采摘、特色餐饮等为一体的农家乐特色休闲农事体验村。
据介绍,目前,陈王村正按着此规划进行有序推进,计划投资4000多万元的休闲体验馆(育苗基地)即将建设。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陈王村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