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生 >

一里王村:土地流转,富了乡民美了乡村

时间:2017-01-05 14:21来源:未知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高陈今天我们来到的是李集镇的一里王村,那首先呢还是邀请咱们李李集镇一里王村的党支部书记王书记,您来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咱们一里王村,之前的集体经济状况和咱们现在的集体经济状况有哪些比较。 
      李集镇一里王村党支部书记 王共虎:我们一里王村在2016年前,也算是一个穷村,我们村两委在一起商讨研究怎么样来扩大这个集体经济,我们想进行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的模式来探索怎么发展集体经济,通过商讨以后我们这个村成立了,谷物种植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目前来讲到年底已经超过了十万块钱的收入。 
      李集镇一里王村一直都是一个经济薄弱村,如何实现集体经济的突破,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是摆在村两委面前的现实难题。因此,村两委通过召开党员干部会和群众代表会,听取广泛干群的意见,放弃一家一户传统的小农发展模式,走大户承包、土地连片规模经营。让一里王村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转变。
      主持人 高陈就是到目前我们一里王村土地流转是近三千亩,就是在土地流转这个方面,我们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问题,刚开始流转土地的时候我们老百姓是持以什么样的态度,是支持呢还是反对呢。 
      李集镇一里王村计生专干 王海军:自从我们村里面村支部安排以及村两委研究土地流转,根据上级要求在我们村作为试点,我们村也就按照上级精神,以土地流转作为集体经济收入的一个最大的工作,一个指导思想来做的,首先对几个生产组布置安排,土地流转刚开始在宣传发动的时候,有百分之九十是同意的,有百分之五十是观望的态度,有百分之五是有一点不同意。
      近两年,随着全县各村土地流转效益的凸显,很多老百姓的思想观念发生很大的转变,因此一里王村的土地流转工作开展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阻碍。
      李集镇一里王村村民  王化明:今年的这个土地流转群众的思想是非常通的,考虑到流转之后所有的机械,能利用大型的机械可以耕种,如果是一家一户,特别是像今年这样的气候 水稻地整个的都被淹完了,你要看根本没有办法种,土地流转以后我们看村里面种的比我们原来中的还要好,群众非常放心。
       李集镇一里王村村民  王秀兰:以前种六亩,那现在呢还种地吗,不种啦,最起码不要再出体力了,像我们这样这么大年纪也没有那力气再去干了,再一个呢,这包过以后旱涝保收是不是 钱随时到位,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主持人 高陈就是我们这个土地顺利流转之后,就是我们顺利成立了谷物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对吧,我们村里现在的农机具也是一应俱全,在方便我们村这个土地使用的同时呢,我们对外也会有些创收和盈利是吗。 
      李集镇一里王村党支部书记 王共虎:是的,我们上的这套烘干设备 因为我们村满足不了它的需求量,我们还可以对外周边的这些村过来烘干,这一部分收取他们的费用,可以说是我作为村集体经济的收入。 
      通过宣传、发动和实施,一里王村共流转土地三千多亩,其中的两千五百亩是发包给大户经营,村里自主经营五百多亩。与此同时,一里王村还积极向上争取扶贫政策,建成了1200平方米的仓库并购买了谷物烘干设备,另外3500平方米的晒场正在筹建中,为农业增效和集体增收打下基础。
      主持人 高陈我觉得这个土地流转对于老百姓的益处还是非常多的,首先就是让老百姓从土地上解脱出来了,就是除了能够拿到固定的这个租金之外,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第三产业,对吧  就是咱们处理这一块儿老百姓这个副业第三产业发展情况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李集镇一里王村村委会主任 王道义:大部分群众的土地都集中到一起了,这剩余的劳动力搞第三产业的比较多,像我像我们村里面有这个花厂,有好几个厂,专门有做花的有粘花的,还有专门几个是留给人家做枕套的,这就形成了有剩余劳动力在家带小孩儿又不耽误上学,而且每天还能赚个一百多块钱工资。 
      李集镇一里王村村民 杨艳霞:现在不种了,土地都流转出去了,那你现在每天空闲时间都来这边做花是吧,是的,那也不耽误带孩子不耽误带孩子,一天就百八十块钱,反正也就是比出去打工要强对吧看家省事儿,在这里能照顾家庭照顾孩子,就是这一点。    
      制花厂老板 王丽萍:我们厂子里每天有四十多号工人在这上班,在这基本都是留守的家庭妇女,在家带孩子什么的在这上班,每天一个人工资最高能达到一百多块钱,最低的能达到八九十块钱左右吧,大概就是这样,我们在致富的同时也带动了大家,在我们厂子里我们给大家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赚钱的平台。 
      土地流转不仅让一里王村的老百姓实现了就业转移,2013年初,一里王村通过向上争取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在村里规划建成了金陵小镇居民集中区,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李集镇一里王村村民 王共凡:以前的老百姓住在这个村庄里面环境特别差,特别到下雨天的时候,道路泥泞不好走,老人小孩儿,送小孩上学接小孩都不太方便,现在我们一里王村统一搞了一个,金陵小镇这个集中区,搞的是城市化的建设,里面的环境非常好,老百姓搬到里面都一起夸说,这里的环境好。 
      李集镇一里王村村民 孙秀芬:以前这个破烂庄子一下雨稀泥就特别的深,不能出不能进,现在这个时候盖上这个小区了,那可好啦,大家都没想到现在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地吧,再说都包给大户了,这都没有地,就玩儿轻松多了。 
      李集镇一里王村村民 王共干:以前是三间土墙倒了,堂屋倒了,这还有三间前屋是砖墙,砖墙上面是瓦片,那现在这个住的环境好多了吧,这比以前强了,比以前强,现在比以前强。
      李集镇一里王村党支部书记 王共虎:下一步来讲我们现在还有四个组,准备搬迁260多户,准备又入住,我们那个小区已经是入住517户。
  以往脏乱差的居住环境一去不复返,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返,土地流转让一里王村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实实在在的改变,然而对于村干部们而言,这还远远不够。
      李集镇一里王村党支部书记 王共虎:我们村里这集体经营的500多亩土地呢 我们下一步指望种植这些传统农作物是不能够增收多少的 我们下步打算和一个制药厂的上游采购方 我们500多亩地准备种400多亩草药 我们是不能种的 现在我们打算种400亩的草药 准备和采购方 他们拿技术入股的形式 他们替我们销售 这样多种经济作物才能够增加我们的集体经济收入为下面的老百姓多办点实事 
      为了使集体经济收入更好的惠及广大群众,一里王村积极召开党员干部会,通过党员议事会确定集体收入具体使用方案,努力办好各项民生实事。
      李集镇一里王村村民 王亚:通过这两年土地流转 我们村里也富了 路灯也架起来了 水泥路也搞好了  我们这出入也方便 这个钱呢也不愁了
      李集镇一里王村村民 王共龙:生活也好了 各方面生活也都非常优越 这土地一流转 农民中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 这个有年纪的人 有的在家里带着小孩上学白天 晚上没有事天黑就跳个广场舞 这就算幸福的日子了。 
      在实现集体经济增收的道路上,一里王村的村干部们一边学一边干,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走好每一步,相信有了这样尽职尽责的村两委班子,一里王村一定会实现村民和集体增收的双赢。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