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我淮北苏皖边区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民兵对日伪发起“春季攻势”后,邳睢铜地区的抗战形势也发生了可喜变化。1月淮北三分区将睢宁、邳县、铜山三个县总队上升组建为淮北三分区独立团,为加强民兵建设,又成立了邳睢铜地区武委会。在重创高作、沙集杜圩、官山、凌城等伪据点后,淮北三分区主力9月攻克西南重镇大李集。至此,官山、黄圩、朱集、李集、桃园等区全部解放。
县委统战部原副部长 《邳睢铜抗战史新考》作者 杨蕴:随后淮北三分区独立团越过陇海路北,配合峄滕铜邳县总队,也就是这个运河支队,消灭了顽军的韩治隆部,峄滕铜邳县被新四军全部控制,峄滕铜邳县与邳睢铜抗日根据地基本上连成一片,陇海路南北交通畅行无阻。
1944年12月,淮北区党委决定,淮北三、四地委和三、四分区合并,仍称淮北三地委、淮北三分区。康志强调回九旅西征,张太生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张登先任三分区副参谋长。分区下辖四个独立团,和九个县总队,不过当时睢宁大队仍保留大队建制。
睢宁县委党史工委副主任 李振霞:邳睢铜灵行政区联防办事处以及灵宿行政区联防办事处撤销,成立第三专署,王烽舞任专员,吴云培任副专员。专区下属邳睢、睢宁、睢宿、铜睢、峄滕铜邳、萧铜、宿东、宿灵、灵北九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也就是说,邳睢铜抗日根据地范围扩大,解放区扩大,沦陷区缩小,已经对侵占徐州的日军构成了半包围态势。
1945年4月,新四军九旅和邳睢铜军民为庆祝中共“七大”胜利召开,决定拔除睢宁南片顽伪据点。5月9日,九旅旅长滕海清指挥25、26团分别攻打当时属于睢宁、现属灵璧的卓圩伪据点和卓海子伪据点。
县委统战部原副部长 《邳睢铜抗战史新考》作者 杨蕴:在攻打卓圩战斗中,25团毙伤伪保安三团团长王永文以下伪官兵一百多人,俘伪睢宁县保安团长孙家钊以下官兵六百多人。在攻打卓海的战斗中,新四军26团一营营长李光军,安排以挖掘交通壕的方式来减少我军的伤亡。10号下午4点多发起全线总攻,全歼守敌,俘伪睢宁县第五区区长兼大队长袁智臣以下二百多人。
同日,淮北三分区独立二团利用坑道作业和爆破,攻克邱集伪据点,毙伤伪区长邱锡康以下官兵10余人,俘伪大队长张洪恩以下官兵600余人。5月中旬以后,我军又先后攻克朱碾盘、陆楼、王庄圩、陆庄等伪据点,解放了睢宁以南大片土地,睢南战役胜利结束。
县委统战部原副部长 《邳睢铜抗战史新考》作者 杨蕴:随着睢北、睢南大片土地宣告解放,驻守在高作以南姚圩的国民党江苏省保安六团,睢宁县城以西至双沟之间的田河、大王集据点的四百多伪军,相继宣布起义。
至此,一夜之间没费一枪一弹,县城至双沟沿线全部解放,据守睢宁县城之敌陷入了孤军无缘的绝境。
李阳 梁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