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除了进行签约仪式,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教授还为魏集镇农户进行了化肥使用与养分管理的授课,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内容让大家对农田肥料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魏集镇代庄村村民 姚锦学:跟我们平时土用办法来讲差距太大了,为什么说呢,我们平时一般像我们苏北地区都是薄地还知道,一般对于科学不大了解,氮肥用量过高。一般小麦都用到二百五六十斤的碳铵以前,低效少施肥还能多增产,这不是很好的事儿吗。所以说我特别专意来听的。
在听课过程中,农民认识到了传统经验与科学技术的差距。而这部分差距也是地方农业产业大而不强的原因之一。据了解,魏集镇黄河故道横穿东西,徐洪河纵贯南北,可耕地10.6万亩,土壤肥沃,光照充足,资源丰富,劳动力富余,农业发展优势明显。实践基地的建立,将构建南京农业大学与魏集镇乃至全县农业生产发展联系的纽带,在地方农业与科技人才上搭起桥梁,实现人才强镇,人才兴农。
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党委副书记 冯绪猛:我们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这是我们第一步。我们想接下来,包括很多科研和人才,我们各方面能够有合作的,特别是我们学校的一些教授,他们有一些大的科研项目,他们可以放在魏集这个地方。因为我们发现魏集镇这个地方的基础设施、农业的基础条件还是不错的。
魏集镇副镇长 夏春波:是我们魏集镇凝练资源优势,加强与高校联系,提升科技竞争力的有力举措,也为我镇实施科教兴镇战略注入了新鲜血液。我们党委政府将加大支持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这个力度, 同时希望实践基地能在促进高校与地方和谐发展中起到科技支撑作用,为我镇的发展提供智力的支持。
这样的校地合作可以说的上是一次双赢的合作,一方面让大学生学以致用,将书本所学知识运用到农业实际生产中来,在为大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空间的同时,也将为魏集镇的农业提供有力的智力和技术的支持,我们也期待实践基地的运作能为我县农业发展带来更多利好消息。
杨艳秋 陈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