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火”的淬炼,“南”与“北”的交融,“古”与“今”的熔铸,成就了江苏富庶与繁华,也滋养了这方水土的博雅与厚重。
正是“春去夏犹清”时节,暌违四年之后,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于5月20日在南京开幕。1000多名海内外故知新朋再次相聚扬子江畔,围绕“情系江苏 共筑梦想”主题,共话桑梓之情,共谋发展大计。
在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省委书记信长星发出“以高质量发展共创江苏美好未来”的号召,引起与会嘉宾的共鸣与热议。一声声情系桑梓的感怀,一段段真知灼见的碰撞,汇聚成助力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力量。
5月20日上午,以“情系江苏 共筑梦想”为主题的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在南京开幕。 本报记者 吴胜 朱江 余萍 万程鹏 摄
树高千尺有根,海流万里有源
“欢迎大家回家!”信长星一句简单真挚的开场白,引来全场阵阵掌声。掌声中,是与会嘉宾对江苏这片土地的浓厚深情,和海内外“归鸿”的赤子情怀。
乡关万里载乡愁,重悠悠。“离开江苏45年了,6年前我参加了第一届江苏发展大会,这次回来,感觉江苏变化很大,感触很多。”作为江苏发展论坛首位演讲嘉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开口第一句话,就表达自己的故土情结。
这些年来,金立群和所有游子一样,时刻关注家乡发展,并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江苏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产业高地,也是世界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基点。”身为亚投行的当家人,他热切期待能到这片蓬勃发展的热土上投资,“希望与江苏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展开深入合作,支持江苏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活力。”
“感谢家乡记挂着我们这些游子。我18岁时离开镇江扬中,到外地求学、工作,但是每每听到乡音,心里都会深受触动,倍感亲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包信和感慨,看到家乡日新月异、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真心感到自豪。他表示,愿同参会游子们一道,心系家乡、服务家乡,助力家乡打造科创新生态。
在首届江苏发展大会上作为发言嘉宾的荣智健再一次回到故乡,站上发言台。作为香港隆源企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香港江苏社团总会荣誉会长,已逾八旬的荣智健先生依旧口有乡音、心念乡情,“恍惚间,祖父、父亲的谆谆教导又重上心头。虽已年高,但我也会积极投身到建设江苏这一历史责任中,为家乡建设和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江苏发展大会凝聚了游子乡贤的情怀,也见证了江苏儿女的成长。连续参加三届发展大会的戈峻,身份从英特尔公司、苹果公司和英伟达公司原全球副总裁,变为天九共享集团CEO,“作为一个江苏人,我深知江苏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敢闯敢干的中小企业。助力中小企业,就是助力这个时代的筑梦人。”戈峻说,如果能为江苏中小企业创新与成长助力,对其而言,“满是价值,更具荣光”。
树高千尺有根,海流万里有源,信长星的主旨演讲和乡贤代表发言,引发台下游子的共鸣。
“我是南京人,过年看秦淮灯会是烙印在我身体里的一部分。”北美中华文化促进会会长吴昀娟在国外生活近20年,一直致力于帮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去年,她在加拿大成功组织举办“水韵江苏”灯展和图片展,参与人数过万。“江苏非遗资源丰富,我觉得自己有责任让更多人看到,让江苏文化‘出海’。”
“无论在外是说英语、德语,还是普通话,回到家乡都要说盐城话。”德国江苏总商会会长、德国南京大学校友会会长王荣虎说,自己已经有3年未回乡,惊叹于近几年家乡的发展变化,特别是高铁、新机场以及完善的高速公路系统,令他印象深刻。“立体、快捷的交通是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纽带和基础支撑。”他坚信,盐城一定会吸引更多优质外资、集聚更多高质量人才,这方“热土”潜能无限。
“江苏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是‘新江苏人’。”欧洲创新创业会会长、法中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创会主席陈明红告诉记者,她去过江苏每一个城市,江苏人有礼可亲,江苏文化璀璨夺目。明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两国人文交流也将按下“快进键”,“我希望把中国尤其是江苏的工业产品、文创产品等推广到国外,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江苏。”
炽热“家乡情”,发展“强动力”
江苏发展大会,关键在“发展”。大会现场,信长星真挚邀约,希望海内外嘉宾将炽热、深沉的“家乡情”化为助力江苏发展、繁荣的“强动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因为有江苏这一得天独厚的水土,才有了温润而又坚韧的江苏人。”信长星饱含深情地期待,令家乡自豪的各地各界“江苏人”,能够继续成为成就江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外宣传江苏、推荐江苏。
“作为产业大省、科教大省和开放大省,江苏要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关键一招就是要重视基础研究,推动重大技术研究成果的产出和重大技术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实现主导产业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培育未来产业,抢占制高点。”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实验室主任徐南平曾任江苏省科技厅厅长,无论身处何地,他始终心系江苏科技发展。他希望也相信,一流企业家、一流科学家会在江苏这片热土上扎根深耕,为江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发言台上,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江和感慨:“回家”的感觉真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陈江和就将投资中国的第一站放在江苏,金鹰中国区总部就设在南京,20多年来,金鹰集团的产业布局始终与江苏发展“紧紧相连”,在南通、常州、泰州、盐城等地总计签署项目投资协议超700亿元。“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加大在江苏的投资力度。同时,我们在江苏捐建了10所‘慧育希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中心,并筹划捐助更多的教育、文化项目。”
奔赴春夏之约,共襄发展盛会,“新朋故友”纷纷带来好消息。“去年,中国石化在苏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603亿元、上缴税费541亿元,‘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规划在江苏新增投营‘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100座以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董事长马永生说,中国石化将持续融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动在苏能源化工产业提质增效。
挪威科学与文学院院士许崇育,长期从事水资源战略与水环境研究,此次赴会,他带来一份“礼物”——带领团队历时两年,成功为家乡徐州市铜山区打造的智慧排水系统。他介绍,前两天,他正在对系统做最后调试,希望帮助家乡更好应对即将到来的汛期。
家乡一声召唤,游子满心归意。“为尽快赶回家乡,我从旧金山飞香港,再从深圳飞南京,一刻不想耽搁,近48小时基本未合眼。”南京冰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冰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顾凌云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从机场到酒店,他饱览沿途风光,“考察”家乡创业氛围和营商环境:南京的基础设施、城市环境令他耳目一新。深耕人工智能领域多年,他期待,以己所能为南京打造“芯片之城”作出贡献。
当天大会成功签约132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804亿元。江苏省政府分别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3家央企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十四五”期间,它们在江苏的投资额将达到1700亿元。此外,大会遴选出8个具有代表性的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进行签约。
展望发展“版图”,携手共谱华章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希望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在新征程上对江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信长星按照地理脉络展望了未来江苏高质量发展“版图”——打造世界级扬子江城市群这一江苏发展的“金色名片”,构筑沿海经济带这一向海发展的“蓝色板块”,构建江淮生态经济区这一永续发展的“绿心地带”,打造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这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点”,共同支撑起江苏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美好未来。
未来发展“版图”得到海内外乡贤和嘉宾们的热切回应,纷纷为共同建设新江苏建言献策,表达共赴新征程的期待。
“作为一个研究者,听了信书记的讲话,我感到非常激动,也对江苏发展充满信心。”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江苏省高档数控机床及成套装备创新中心主任夏志杰一路见证,江苏工厂里工人越来越少、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我们团队正在努力创建国家级数控机床制造业创新中心,希望在江苏打造工业母机的全国技术高地,发挥世界级扬子江城市群的集群效应,更好地解决先进制造业‘卡脖子’问题。”
未来发展“版图”让祖籍盐城的麦德龙中国副总裁乔汇君对家乡发展充满期待。他表示,未来将进一步走访江苏各地,寻找一批特色优质供货商,将“江苏味道”分享给全国消费者;同时,积极促成麦德龙总部与江苏的战略合作,筹划布局更多会员门店,助力江苏打造消费新高地。
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这样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大会开幕式上,信长星号召海内外江苏人“共同努力、共筑梦想”!
“江苏作为文化大省,人文底蕴深厚,发展特色鲜明,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为探索以文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作出更大贡献。”新华通讯社副社长赵承建议,要把江苏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硬支撑”,用心用情讲好江苏故事,充分展现江苏“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责任担当,不断提炼江苏地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精髓,以精彩的江苏故事展现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澳大利亚托普地产投资集团董事长、澳大利亚江苏总会会长韦祖良告诉记者,这次参加发展大会,带来与新能源、矿业有关的海外合作项目,与省内两家企业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他期待江苏走出更多业内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企业家们一定要坚持自力更生,加快对外开放和发展高新技术。”荣智健表示,江苏是长三角地区的坚实腹地,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他建议江苏民营企业家要敢于和善于打破原有格局,在全球化的新变局中,找准企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迎来一场脱胎换骨的华丽飞跃”。
回首过去两届江苏发展大会,让“江苏人是江苏发展最宝贵资源”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本届大会再次坚定了这样的时代共识——新征程上,每一个江苏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角!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勇挑大梁、走在前列”殷殷嘱托,海内外江苏人携手共同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 王梦然 倪方方
编辑:沈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