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要闻 >

江苏七日谈 | 冬日奋斗志更足

时间:2023-12-11 16:40来源:我苏客户端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大雪已至,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大范围的雨雪和降温天气应声到来。虽然天气变幻无常、日渐冷冽,但在广大江苏儿女心中始终涌动着热火,满怀忠诚感恩之心,在寒冷中奔跑、在奋斗中成长。

 

 感恩奋进 实干争先

 11月28日至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调研。12月3日,在返京途中,习近平来到江苏盐城市参观新四军纪念馆。他强调,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说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要用好这一教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高度重视、格外关心。一年之内,总书记一次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两次亲临江苏考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战略指引、注入强劲动力。

 

 江苏省委常委会12月4日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盐城重要指示精神和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精神,研究部署全省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对江苏的三次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是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必须一体学习、一体把握、一体贯彻。要深刻领悟总书记关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的重要论断,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加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把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群众高品质生活。要深刻领悟总书记关于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要求,充分用好丰富的红色资源,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要深刻领悟总书记关于传承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精神的重要指示,以严的纪律、实的作风、廉的操守推动各项工作,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向前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殷殷嘱托,让全省干部群众备感鼓舞、备受激励,为全省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大家纷纷表示,要更加自觉地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发展提质 举措频频

 本周,江苏陆续召开多个大会,在智能智造、网络安全等领域汇智聚力,助力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12月6日,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开幕。今年,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390多家展商参展,展示智能制造领域最新成果、前沿技术和高端产品,109个超亿元项目签约,总投资超1230亿元。在大会之外,我苏也了解到,今年以来,江苏坚持把智能智造作为制造强省建设的主攻方向,截至11月底,全省累计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超5万个。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八年居全国第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三年全国第一。这一系列丰硕成果,见证了“江苏智造”内涵的丰富与拓展,也展现了江苏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省建设的进展和成效。

 

 随着数字经济新生态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网络安全成为数字经济不可忽视的重要建设内容。12月8日,第三届网络空间内生安全发展大会在南京召开。大会期间,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内生安全理论及标准体系和两款内生安全基础芯片等重大科研成果,为筑牢数字安全底座贡献智慧和力量。这一个个前沿的科研成果,正是江苏奋力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努力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的现实写照。

 本周,江苏还发布一系列计划和措施,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作出新部署。基础研究方面,《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重点布局18个重点领域,部署18项主要任务,并提出了20条支持政策。通过一套“组合拳”,破解制约江苏基础研究发展的瓶颈,推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突破,努力让江苏成为我国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和前沿科技突破先导区。税费服务方面,江苏发布跨境税费服务品牌“税路通·苏服达”,以“一企一专员”“一户一档案”“一企一策略”“一圈一社区”“一网一平台”的服务方式,为全省跨境投资企业提供国别投资、税收指引、案例借鉴等方面的指导与帮扶,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税收营商环境。就业创业方面,江苏启动专精特新企业就业创业扬帆计划,通过全周期培育壮大规模、全天候监测掌握情况、全方位强化引才用工等方式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从而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提供更多高质量岗位……一心谋发展,实干促实效。一场场精彩活动,一项项务实举措,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尊重历史真相,是对死难者最好的祭奠。在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本周,多项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史料、出版物等对外发布。

 12月8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对外发布了2023年新征文物史料。其中既有日本军方文件,客观记录了所属部队的主要活动,以及“慰安妇”制度的雏形等;也有美国报纸,刊载了日军对上海、南京等地进攻,以及“百人斩”竞赛的报道;还有南京保卫战将士撰写的回忆录,写下了南京大屠杀刻骨铭心的记忆。可以说,这批文物史料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印证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作为承载全民族灾难的实证性、遗址型专史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直重视对南京大屠杀文物史料的征集,每年都有新的物证发现。截至目前,馆内藏品总量达19.3万件(套),仅今年新征集文物史料已达到1103件(套)。

 与此同时,加强社会教育、传播历史真相的脚步也不曾止歇。12月6日,一批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和国家公祭主题的新书集中发布。其中,《时间证人》摄影集用镜头记录了86位幸存者的珍贵影像;青少年读本《拉贝日记》和儿童文学《宁生,宁生》为下一代打开历史真相的大门……此外,多部与南京大屠杀史实相关的外文书籍以及最新史料研究成果也相继推出。

 

 为了推动更为广泛的大众普及和国际传播,传递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理念,各类相关主题活动愈加丰富。今年,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再次前往海外,首次在西班牙马德里和匈牙利布达佩斯布展,为当地带去来自南京的“和平之声”;爱国主义教育“行前一课”拓展为“六个一课”并入选全国示范,为大、中、小学和部队院校有针对性地上好和平“必修课”;备受关注的新一届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也进入布展阶段,本届共征集到来自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的7115件产品,208件优秀作品将在展览中亮相,用不分国界的艺术语言,表达“文明互鉴,和平共建”的期盼……

 12月13日,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即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铭记历史是为了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的可贵,希望和平钟声敲响时,高飞的和平鸽能把这份美好的心愿传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愿战火消弭,海晏河清。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有无比厚重的历史,也有无穷活力的现在,更有无限光明的未来。无论时光流转、岁月变迁,奋斗是永不停息的主旋律。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关心关怀为强大动力,努力奋斗、接续奋斗,扎扎实实、踏踏实实走好新征程的每一步,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来源:评新而论微信公众号 记者/王鹏 郑凌 罗聪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