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要闻 >

江苏吴江推动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 把太湖秀美转化为发展优势

时间:2023-07-28 09:12来源:苏州日报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昨天,吴江以区委常委会工作会议的形式,专题研究太湖综合治理工作,切实推动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各项任务落实到位,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抓好太湖生态保护。

会议明确,全区要统筹做好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四篇文章”,把太湖秀美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力打造世界级生态湖区。

 

系统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吴江缘水而生、因水而兴,太湖、大运河等重要河湖滋养了吴江深厚的人文底蕴,也成为吴江城市魅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所在。

会上,吴江生态环境局(吴江太湖办)介绍了太湖综合治理总体情况。近年来,吴江深入推进“沪湖蓝带”计划,完成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太浦河水源保护工程,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东太湖百里风光带、环鼋荡美丽湖泊群。近五年,累计实施43项治太重点项目。

今年以来,吴江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蓝藻水草打捞处置、绿色防控等7项太湖重点工程项目,已整治劣V类河道46 条,完成7家工业污水处理厂站提标改造,城南、七都、桃源等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稳步推进。

聚焦太湖生态保护,吴江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太湖水质实现稳定向好,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从2017年开始,吴江进行了两轮喷水织机减量化,截至目前,累计淘汰改造低端喷水织机超13万台。同时,对污水厂进行提标改造提高中水回用率,双管齐下大幅减少工业废水排放量。

与此同时,吴江通过对“散乱污”企业进行整治提升,强化源头治理。近年来,吴江累计整治提升“散乱污”企业超1.8万家,建成农污设施约4000套,完成2051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区7.91万亩池塘完成生态化改造,建成超23万亩高标准农田。

 

深入挖掘河湖文化历史,推动价值转化

吴江拥有81平方公里的太湖水域面积和48公里的太湖岸线,保护太湖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会议审议了《苏州市吴江区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要求全区围绕“控源截污、生态扩容、科学调配、精准防控”,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协同治理,推动太湖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向好,努力实现“两保两提”目标,将太湖建设成为江南水乡山水城湖和谐发展的典型示范、全国富营养化湖泊治理的标志标杆。

全域纳入一体化示范区的吴江,承担着率先把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的责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协同提升,吴江将加快工业提质增效,稳步推进太湖一、二级保护区内工业企业关闭搬迁、改造提升,狠抓入湖排污口和涉磷、涉氟企业整治。同时,全面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倡导绿色化、清洁化生产,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绿色园区、绿色工厂。

 

会议明确,全区上下要把太湖治理保护作为“国之大者”、头等大事,扎扎实实、久久为功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把太湖流域打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范例。

同时,吴江将深入挖掘河湖文化历史,进一步彰显“水文化”魅力,协同推进吴江大运河遗产展示馆建设。充分发挥水利风景区传播弘扬水文化的重要功能,推进太湖浦江源水利风景区、潜龙渠水利风景区提档升级,做强水文化特色品牌。加强江南水乡古镇和运河文化带文化挖掘保护,有序推进景观文化融合发展,完善水文化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水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坚持传承创新,打响“水文化”品牌

太湖保护是一项流域性、系统性工程。树牢“一盘棋”思想,吴江将落实“以学促干”要求,把生态保护与文化建设、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把水脉、绿脉、文脉串联起来,让太湖生态改善的基础更牢、成色更好。

深化文明探源,吴江将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深入挖掘马家浜、崧泽、良渚、吴根越角、江村等历史文化资源,系统保护好古镇古村古河道和桑基鱼塘、塘浦圩田等农业文化遗产,打造更多标志性载体。

 

彰显生态价值,吴江将坚持“一湖一策”“一湖一景”,系统做好330个省保湖泊“一湖一策”方案编制,加快推进三白荡、北麻漾等27个湖泊和沈庄漾片区等5个湖泊群保护治理,全面推动岸线治理和品质提升。同时,坚持“生态绿廊+滨水空间”整体塑造,连片打造环长漾、环鼋荡、环澄湖等乡村振兴片区,以及盛家厍、垂虹景区、云梨桥畔等城市更新项目,厚植湖草林田相依、诗画江南水乡的空间肌理,让江南韵、小镇味、现代风更足。

 

提升环太湖文旅吸引力,吴江将做好“生态+文化+旅游”的文章,高水平运营苏州湾文化中心、博物馆、数字艺术馆等文化馆所,办好环太湖国际自行车赛、帆船赛等赛事,连片展现“新时代鱼米之乡”和“世界级湖区”现实图景。

吴江区委书记李铭表示,吴江将以高度的责任感落实好太湖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注重保护与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以更高站位、更大决心、更严举措抓好太湖生态保护,切实把总书记‘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的殷殷嘱托转变为吴江的生动现实。”(苏报驻吴江区首席记者 王英 见习记者 朱亚蕾 文/摄 通讯员 吴宣/图片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