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指甲,这一再普通细小不过的事情,对孤寡老人来说却是“难事儿”。对此,姚王街道特地将这项服务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序列,组织党员志愿者定期为全街道200多位孤寡老人上门服务。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党史学习教育的最终成果要充分体现到‘以人民为中心’上来,无论是在关系群众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上,还是在影响百姓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上,我们都坚守为民情怀,紧紧围绕群众的所急所需所盼想问题、作决策、办实事。”姚王街道姚垈村党总支书记季和女说。
今年以来,泰兴上下党员干部聚焦基层“急难愁盼”,梳理了1071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并按照“切口小、发力准、效果好”的工作思路,分类施策、靶向发力,通过“助企”“兴村”“惠民”“提效”“善治”五大行动,有针对性地列清单,将件件实事落细落实。
以上率下,高位高效办实事

该市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关键作用,确定了834个调研课题,深入挂钩联系点,讲政策、摸实情、提建议,带动市、镇两级党组织书记联系91个基层党支部,聚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以实事践初心、以服务暖民心。
作为一座老工业集镇,黄桥镇一批市属、镇属企业在经济改革中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也遗留下诸如职工安置、地块处置等历史问题。对此,该市领导亲自督办,镇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走访调研,将“集体企业资产清理整治”列为实事项目,最大限度收集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出6个房间的档案。目前,项目整体进度已超70%,完成6家企业3052名工人的安置工作。
“我为群众办实事”确立的“五大行动”,是该市年初市委全会和人代会提出的产业质态提升、民生幸福提质、美丽泰兴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四大行动”的丰富和拓展,新增“提效行动”,目的在于强党性、转作风、提能力,进一步提高为民办实事的质效。
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该市上下联动,以标准固流程、促规范、提效率,率先推动不动产、新生儿出生、军人退役、开药店、开网吧、办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等 13个“一件事一次办”。在高位高效推动下,目前,该市已办结967件实事,完成年度计划的90%以上。
为民解难,惠民兴村增福祉

在泰兴,跟小叶子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其他50多名孩子,他们有着相似的境遇,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关爱缺失。为民解难,只有走下去、沉下来、动起来,才能将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该市妇联在深入基层调研时发现了这一现象,迅速启动了“心蕊计划”,向社会招募有爱心、有文化、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心蕊”妈妈,牵手留守女童,提供“亲情”关爱、权益维护、课业辅导等精准、贴心服务。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行动中,该市聚焦聚力惠民、兴村,机关在职党员回居住社区(村)开展“六带三星”活动,成立志愿服务队125支。农村无职党员则“按需设岗、动态调整”,担起助力“党建、管理、惠民等责任。目前,该市已确定党员个人实践项目2.4万件,其中近70%的项目集中在社区、乡村。
民有所呼,我必有应。针对济川街道部分老旧小区停车难,街道党员齐心协力,集思广益,在利用空闲土地资源增设车位的同时,引进市场机制招租车位,缓解了停车难问题。姚王街道新星村两委班子第一时间回应根据辖区残疾人康复训练需求,用4个月建成一座功能齐全的残疾人康复训练室。在泰兴城投集团党员干部帮助下,该市珊瑚镇二河村与颂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姻”,搭建消费帮促专馆,数百群众走上富裕路。在该市水务部门党员细心摸排下,该市老区乡镇群众不仅摆脱用水低压盲区,而且一些特殊人群还享受到了用水优惠。
帮企排忧,提质增效促发展
“一只设置在行车端部,向外突出近半米的橡皮圈,碰到障碍就会停,可以有效地防止行车伤人伤物。”近日,在泰兴工信部门的帮助下,一个困扰华泰船业多年的安全问题迎刃而解。

“帮”到点子上,“助”到关键处。在今年疫情防控中,1000多名驻厂员从机关下沉企业一线,排查疫情、调配物资、帮办通行证,与企业并肩同心抗疫。“今年,企业订单很多,但7月突然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却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车辆运输问题。”泰兴市苏荣制剂厂负责人樊苏湘说,那段时间,多亏了驻厂员协调帮忙,每天帮企业10辆运输车办理通行证,保证了企业正常运行。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年初,该市就将优化营商环境“3090”工程列为首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研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30条》,细化形成90项任务清单,积极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
该市发改委将90项任务逐一细化分解形成专项工作方案,并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间。其中包括年底前实现开办企业2个工作日内办结常态化,专区套餐式办理0.5个工作日内办结;进一步压缩企业简易注销办理时限,缩短“苏科贷”备案时间,提高办理效率,全年为科技型企业发放科技贷款6000万元等。
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短板,该市工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建立服务清单,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以及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生产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江苏兆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实现了生产、检测中心设备快速“上云”管理,产品故障率由此降低60%,工作效率提升10%。
编辑:姜景旸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