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不好出门,我和孙子在家,不会扫码。你们把东西送过来真及时,太感谢了!” 8月19日上午,扬州市邗江区新盛街道大刘社区的工作人员驱车来到辖区一户困境儿童家中,送来米、油、牛奶等基本生活物资后,奶奶陈万美心里踏实多了。
8月17日下午,在扬子津街道阳光新苑小区门口,扬州市开发区城乡管理局民政和社会保障处的工作人员,冒雨为小区内的困难群众送去了生活物资,每家每户3斤猪肉、一袋大米、一瓶油以及蔬菜、水果等。
低保家庭、独居老人、生活自理有困难的残疾人、无人抚养的事实孤儿……疫情之下,这些困难人群因经济条件、家庭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弱势,基本生活和应急需求面临更大困难,心理防线也更加脆弱。一枝一叶总关情,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如何关照好困难群体?扬州市民政部门制定下发了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送物资上门等一系列既“硬核”又细致的社会救助兜底政策。
一方面,短板在哪里,人力物力财力就倾斜到哪里。按照民政部门的兜底保障政策,扬州对主城区封闭管理区域的低保、特困、困境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以每人740元的标准为他们发放临时生活补贴,并为每户送去300元的物资。另一方面,主动排查,才能确保一户都不拉。由于困难群体的特殊性和分散性,社区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往往是最直接有效,直接联系、线下疏导、终端跟踪……让辖区困难群体应助尽助。
邗江区:“铁脚板”先行,一户不拉
“一区一策”也是此轮“兜底”保障的特色。以扬州市邗江区为例,符合条件的一共有2536户,按照每户每人740元的标准,总金额大约187.664万元和生活物资已全部发放到位。“铁脚板”先行的主动摸牌工作在邗江得到了生动体现,邗江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就是依托“铁脚板”,一个个社区主动排查,确保“一户不落”,并通过电话或者微信随时保持联系。
开发区:细致分类,精准帮扶
辖区内如何对困难群体精准帮扶?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详细的摸排和分类——该区共有269户城乡低保户、187户分散特困供养对象、66户困境儿童,共计522户困难群体。为兜底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连日来,市开发区发放临时生活补贴近40万元,同时按照每户300元标准,为522户居民送去米、油、肉、蔬菜等重要生活物资。此后,按照“两天一轮”的时间节点对区内困难对象进行关心咨询,这一疫情期间的“经开区温度”收获百姓点赞。
对困难群体的关照程度,体现着一个地方的民生温度。非常时期,只有硬核兜底,才能保证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大疫如大考,一线帮扶的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也在用心用情交出暖心答卷。
作者丨 徐圆明 龙娟
作者单位丨扬州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