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要闻 >

宿迁泗阳:“邻里微帮” 助力乡风民风向善向美

时间:2021-08-02 10:40来源:未知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他这个侄儿,比自己亲儿子还要亲呢。”7月31日,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王集镇花井村小区,村民陈彩花说起张永龙赡养邻居张宗贵的事,禁不住夸道。

 

张宗贵62岁,是个聋哑人,至今没有结婚生子,论辈分张永龙该叫他三叔。这些年,张永龙和妻子黄玉霞常去照顾他。2018年10月份,张永龙、黄玉霞商量着把老人接来家里住,专门给他一个房间,新置了席梦思,还有空调、电风扇和网络电视。生活中,面对不会说话的张宗贵,张永龙只能靠手势比划交流。得益于张永龙和黄玉霞的精心照料,张宗贵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乐得他逢人就竖大拇指“咿咿呀呀”夸赞张永龙、黄玉霞心肠好。“就是多人多双筷子,多添一碗水而已,孝敬老人是我们的义务。”张永龙说。 

像张宗贵这样的“邻里微帮”故事,在宿迁泗阳花井村还有很多。村党支部书记胡栋介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村党支部发现村民难免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急难愁”事项,既影响了百姓的生产生活,也影响了农村的乡风文明。鉴于此,花井村党支部结合为群众办实事,完善创新“邻里微帮”志愿服务机制,把自然村落划分为一个个单元格,通过单元格的志愿者,以“亲帮亲、邻帮邻”的形式,解决邻里之间的小事情、小纠纷、小矛盾、小诉求和小困难,传播了“邻里互帮、守望相助”的文明乡风,弘扬了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 

 

在泗阳,“邻里微帮”如今已成为党史教育的一抹亮色、乡风文明的一张名片、乡村振兴的一道风景。泗阳县委书记马伟说,乡村振兴需要文明乡风,党史学习教育需要创新载体,蔚然成风的“邻里微帮”,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探索,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有益尝试,解决了老百姓的生活中的“五小”问题,对提升居民素养、培育良好风尚、促进乡村振兴产生了积极作用。

 

“群众意愿,群众收集;群众矛盾,群众化解;群众困难,群众互帮”,是“邻里微帮”最大特点。目前,泗阳县225 个村居已建立“邻里微帮”网格2193 个,村民特别是农村留守老人,遇到购物、收种、缴费、跳闸、理发、纠纷等问题,打个招呼,通个电话,使个眼神,就有人帮助解决,这种“你有事、我来帮”的形式,有效化解了农村志愿服务力量薄弱、服务不到底的问题,弘扬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文明风尚,也让村民感受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越来越多的村民成为文明实践的主人。

 

干部跑龙套,群众唱主角。“邻里微帮”把干部培养成服务员,把党员培养成勤务兵,把村民培养成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解决千家万户的烦心事。宿迁泗阳穿城镇颜圩村村民张玉兰家没有主劳力麦收干活,邻居朱彩花、刘翠玉都来她家帮着一起收割麦子。轮到刘翠玉家小麦能收了,邻居王金平、周军又一起帮刘翠玉割麦子。颜圩村党支部书记颜晓舟介绍,“邻里微帮”单元内,谁家遇到困难,邻居都会主动互帮互助,涌现出一批“微帮姐”“微帮哥”“微帮嫂”,村民的爱心尽情流淌。

让困难得到解决,让诉求得到帮助。“邻里微帮”滋养了乡风文明,厚植了邻里美德,培育了和谐亲情,产生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引领风尚、塑形铸魂的作用。今年以来,全县2193个“邻里微帮”村民网格,村民之间互帮互助解决“五小”难事12.36万件。由此,泗阳涌现出来的“中国好人”“江苏好人”和“道德模范”,总数一直位居江苏全省县区前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