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3月的运河醒了,和运河交汇的骆马湖在阳光的照耀下,湖面就像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浪花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一群群可爱的鹭鸟在湖面上飞来飞去。
当记者赶到江苏徐州新沂骆马湖南畔的新店镇大刀湾,管护负责人朱贤征告诉记者,今天的绿色成荫,游鱼成群,鹭鸟在此栖息,这一和谐自然的美景,让我深深的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更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京杭大运河和骆马湖交汇,如果没有运河的良好水源,也就没有骆马湖满湖的碧水,作为受益的湖畔老百姓,非常感谢国家对运河治理的高度重视,感谢各级政府的关怀。
骆马湖是京杭运河中运河的一段,被江苏省定为苏北水上湿地保护区,也是南水北调的重要中转站。骆马湖水常年清澈透明,为国标二类水质可直接饮用,是宿迁、徐州两市1500万人口饮用水源地。
“一抹斜阳照鹭影,半塘池水泛青波。”这幅人鸟和谐的湿地生态美景,得益于徐州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建立和骆马湖畔普通渔民几十年的守护。
鹭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是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类指标动物,被称为“生态环境的晴雨表”。从1990年开始,骆马湖畔的渔民就开始为保护鹭鸟接力。近年来,徐州更是为骆马湖的生态保护制定了详尽的规划,在政府的引导和助力下渔民在岛的四周规划种植柳树,每年定期投喂小鱼苗,为数万只鹭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温馨家园。
朱贤征开船带着记者踏上了300余亩的白鹭岛,刚上岛没几步,就听见鸟叫声不绝于耳。顺着鸟叫声向岛中间走去,脚下的土地逐渐变得松软起来,柳树的枝丫上依稀可以看到树枝搭成的鸟巢。
朱贤征告诉记者:他最喜爱3月份,因为这是他为“老朋友”接风洗尘的团聚时刻。鸟和人一样,找到一个舒适的地方,就会口口相传,呼唤更多的同伴。
在骆马湖畔,除了朱贤征还有很多渔民在为保护鹭鸟而努力。唐保美、唐小宝父子住在骆马湖东畔的棋盘镇柳沟村,原本经营着一个三面环水、占地80多亩的荒岛。这些年父子二人经过长期种植养护,荒岛变成了植被茂盛、浓荫覆盖的绿岛,也成了白鹭理想的栖息家园。老唐父子时刻留意并守护这些美丽的鸟儿,就像照看自家的孩子。
渔民对鹭鸟的友善,使鹭鸟的数量不断增多,每年到骆马湖栖息、繁衍的鹭鸟已经超过10万只。
近年来,徐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系统谋划、彰显特色,强化规划设计引领,切实维护自然山水和人居风貌。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协同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徐州新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支部书记王庆宏说,徐州每年都利用“爱鸟周”和“世界湿地日”扩大宣传,倡导大家共同保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徐州各级政府也不断加大保护和治理环境的力度,使得大运河骆马湖区水质更清,两岸郁郁葱葱,生态环境令人心情舒畅、神清气爽。
大湖之边必有美景。随着新沂水上旅游的发展,大运河、骆马湖的美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旅游观鸟的人逐年增多,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更是络绎不绝,用相机记录着鹭鸟的生活和繁衍,记录着新沂渔民的爱鸟故事。
鹭鸟,作为骆马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精灵,在此繁衍生息,与人类和谐共处,是骆马湖生态环境优良的体现,为保护大运河奏响了生命的欢歌。
徐视融媒记者: 石万昀 杨茜 张恺
编辑:徐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