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报融媒记者 柳喜峰 尹思源 通讯员 胡绍武 郭丹
图/徐报融媒记者 孙博宇 通讯员 朱东润
“这些成绩在眼前,民兵队伍是关键,唱响爱国主旋律,不忘初心强信念……”
走过马庄村委会,经常会听到一阵阵清脆的快板和歌唱的声音从村文化礼堂传来,这是每周一次的周末舞会马上到了,江苏徐州贾汪区马庄民兵乐团创作的一些作品正在加紧排练。
“过去工作之余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基本都是打牌,而现在每天过得很充实”“这一块音调总是吹不好,再不好好排练,周末舞会观众就会失望了……”马庄村党员、民兵乐团快板老队员夏桂美笑声里满是一股认真劲儿。
这个曾经靠挖煤“富了口袋”,后来靠民兵乐团“富了脑袋”的苏北村庄,在民兵乐团发展的牵引下,不断用歌舞、快板、相声、小品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用朴实的群众语言,坚持30多年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送到村民身边,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送到田间地头。
民兵乐团引领乡村新风尚
“当时每家都有地,生产干活有动力,大家手里都有钱。”说起当初时任马庄村支部书记兼民兵营教导员孟庆喜建立民兵乐团的初衷,现任马庄民兵乐团团长孟辉不由感慨。
1988年,在孟庆喜的倡导下,马庄成立了“苏北第一支铜管民兵乐团”,让这样一群习惯摆弄锄头镰刀的农民用粗糙的双手耍起了西洋乐器,这可是一件稀奇事。那时孟辉才7岁,正在上小学。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手中有了自由耕种的田地,赚的钱也多了起来。1983年,国家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当时还隶属于青山泉的马庄大队管理委员会也随之变为马庄村村民委员会。当时的马庄村所在地是江苏乃至华东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1987年,马庄兴建一座年产10万吨的中型煤矿,马庄从此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经济提升后的马庄村,不断发生着邻里摩擦,屡禁不止的酗酒赌博、大行其道的迷信活动,甚至一度出现基层党组织形如虚设的状况。“孟书记认为,社会主义不应该是这样,必须要引领村民走上文化发展的道路。”孟辉娓娓道来,在孟庆喜书记召开支部会议后,大家认为只有充实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才能逐渐改变这些不良风气,慢慢带村民走上有文化生活的道路,而“文化立村”的口号便在这时被叫响。
忙时从农,闲时从艺,按时练兵,这一坚持就是30多年。马庄民兵乐团用时间证明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用健康文化引领时代风尚。“我们的乐团是服务基层、服务农民的乐团,宗旨也是这样。”孟辉坦言,乐团的初心一直没变,就是希望能不断激发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和精神状态。
现如今,当随口问起马庄村民休息时间的活动时,他们都会一致回答:要么演出,要么看演出。
创新宣传彰显民兵乐团力量
如今的马庄,“文化立村”早已成为一张响亮的名片。但在20年前,一次艰难的转折抉择关乎着民兵乐团的去留,更关乎着“文化立村”这条路还要不要走。
马庄发展到1992年已拥有三座煤矿,并组建金马燃化集团,1995年成为徐州市首批“小康示范村”。1993年行政区划调整,马庄由铜山区划归贾汪区。2001年受国家政策性关闭煤矿的影响,孟辉所在的金马燃化集团随之解散转型。2002年,马庄村进行了企业改制,民兵乐团实行市场化运作,又成立了民俗文化表演团。初改时期市场低迷,不少队员流失,有人提出解散民兵乐团,一时引起村民热议。“虽然当时有很多人离开,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保留乐团。”2003年加入民兵乐团的孟辉坦言,大家一提到马庄村,都知道有个马庄民兵乐团,如果解散,不仅会有遗憾,而且十多年的努力和坚持也都会付之东流。
“过江进京,漂洋过海”。一直以来,马庄民兵乐团就有一个夙愿,让民兵乐团走出家乡,让更多人了解马庄民兵、了解民兵乐团;乐团不仅不能解散,而且要搞得更好,但选哪条路子才能走下去?马庄人从党的政策中找到了答案。
很早以前,马庄村的党员干部就有个共识:要让马庄村永远奔跑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就必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群众,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把民心同党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党的创新理论关乎国家发展和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孟辉直言,如果单独去宣传理论政策,老百姓很可能会听不懂,但通过文艺的手法来表现,群众就容易听懂听明白。
于是,快板、小品、歌舞、相声……多年来,每逢党的重大会议召开、重大理论形成、重大决策出台,民兵乐团就组织理论宣传骨干,对党的重大创新理论及时领会吸收,编排各种文艺节目,用接地气的表达方式,编排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艺作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群众,提振群众的精神风貌,激发向善向美的生活向往,给群众带来“满满的幸福”。
“坚信紧跟党的步伐,就会一直在文化强村的道路上越走越快。”孟辉说,马庄民兵乐团始终希望将民心和党紧紧凝聚一起,让百姓能了解党的政策、党的关怀、党的温暖,也一直会将这份责任和义务抗在肩上、放在心中。
马庄民兵乐团带着这份信念,从1989年春节登上徐州电视台到2006年走进中央电视台,从2007年初踏进意大利第八届国际音乐节到后来进行多国文艺巡演,马庄民兵乐团已经成为中国乡村振兴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一面旗帜。
文化兴村助力乡村振兴
孟辉在民兵乐团的18年,也是孟辉个人迅速成长的18年。从开始在乐团时负责开车,到分管乐团设备、联系业务,因乐团人手不够,孟辉经常作为后备人选登台,慢慢和乐团的人熟悉。为更好地在乐团工作,孟辉开始自己学习音乐类知识,因业务突出,孟辉曾担任马庄村民兵营副营长、团委副书记、乐团副团长职务。2016年换届选举时,被推荐担任民兵乐团团长。
“群众在哪里,我们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演的、唱的都是身边事,小表演里藏着大故事。”每次演出结束,孟辉都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这里再调整、那里改方言……”就这样,孟辉不断汲取群众智慧,获得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和思考。马庄村党员、快板队老队员夏桂梅,就是一个极富热情与才能的民兵。
党的十九大开幕时,马庄村全体党员集中观看直播,十九大报告中描绘的乡村振兴蓝图,让大家心潮澎湃,这其中就有党员夏桂梅。“乡村振兴是为了我们农民今后的生活幸福,希望有更多人知道十九大的方针政策。”看完直播后,夏桂梅脑海里浮现一个想法:要为党的十九大创作一个快板作品。从当晚10点开始创作,一直写到次日凌晨4点,随后在家人和乐团队员的帮助下完成了《新思想引领新时代》的快板作品。
群众的欣赏水平高了,就要求创作的作品要更加丰富。2018年,徐州市贾汪区被列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之一,马庄村抢抓机遇,建设成为区第一批“五星级文明实践站”。两年多来,马庄村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持续开展马庄“三个三十年活动”,创新开展“看变化、话发展”“四前一后宣讲”等活动,民兵乐团作为宣传的主力军,不断活跃在村头巷尾、田间地头,在文化活动中引领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
2020年马庄村的“十必联”群众工作法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工作案例选编》。孟辉告诉记者,最近民兵乐团围绕 “十必联”活动,编排出贴地气的《十指连心》小品,将“十必联”中的核心内容结合身边小事,用小品形式讲述农民在时代变迁中的喜怒哀乐,深受群众欢迎,让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党的各项政策并参与其中。
30多年来,每月的1日都是一个隆重的日子。这一天,全村的党员、干部、民兵、村民都要到村广场整齐列队,由民兵护旗队进行升旗仪式,并进行国旗下的宣讲。升起的是鲜艳的五星红旗,扬起的是马庄村永不停歇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脚步。
记者手记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春节期间,徐州马庄民兵乐团快板队紧锣密鼓地排演了新作《奔向新征程》,并在村里正月十五的元宵晚会亮相,赢得全国关注。他们始终坚持把“文化立村”作为宗旨,深知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对推动乡村振兴的巨大作用,他们紧跟时代,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扎根农村田间、地头,开展创新创作,用丰富多彩的表演、通俗易懂的语言,多种形式齐上阵,让党的声音深入基层,让党的创新理论撒播根植群众心中,是职责所在,更是担当所在。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