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报融媒记者 李昌海 胡明慧 通讯员 徐守军 李成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精准把握农村发展新变化,积极探索“文明实践+”模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融入群众生产生活,“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广大志愿者成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润滑剂”、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贴心人”,带动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建设美丽家园中来,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内生动力,促进邻里团结、村庄和谐,真正让乡村治理动起来、活起来,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生态。
吃过饭,收拾完,看了看表,已是晚上7点半,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丁塘村村民刘玉霞走出家门,直奔“文明新风户”许艳颖家。
走进院门,左邻右舍老街坊全是熟脸,村民已落座等“农家新风会”开讲。这样的会,刘玉霞一有空就参加,“真能解决事”。
“今天请大伙儿来,就是想听听大家最近有没有啥事要向上反映。”许艳颖话音刚落,刘玉霞举手发言,“咱村线路改造,挖完的沟啥时候能填好,老人孩子过来过去很不方便。”紧接着,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提了不少想法。
2020年,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创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设立千个“十户微网格”,每10户为单元设立“文明新风户”,阵地就设在农户家。“过去都是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问,白天可能耽误群众打工、晚上可能打扰群众休息。”汉王镇宣传委员胡苏兰介绍,如今“文明新风户”每月召集所辖10户村民开“新风会”,“大伙儿提意见建议,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志愿者成为乡村治理“润滑剂”
道路干净,村容整洁,修补后的道路宽阔平整,窨井盖全部换了新的——刘玉霞没想到,她在“农家新风会”上提出建议经许艳颖上报后半个月,镇里就把“马路拉链”修好了。如今,刘玉霞饭后总爱去散散步、消消食。
不仅仅是文明新风户,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还在全镇每个行政村设立社会治理工作站,集党员之家、网格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等功能于一处,站点设在村里人气最旺的地方,与老百姓“天天见”。
在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朱庄村,志愿者李忠霞刚刚“巡村”回来,她每天的任务就是到网格核心户家里转转,收集社情民意,发现矛盾就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
前不久,村民老张向李忠霞求助,原因是盖房和邻居发生纠纷。村干部和李忠霞了解详情后,多次对双方进行劝说调解,最终邻里握手言和,为老张解决了“闹心”的难题。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立足于发现问题在早、化解矛盾在小、服务群众在勤,让“微事”“小事”不成为“上头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纠纷隐患、第一时间分析研判、第一时间就地“了断”,有效提高了调处质效。
“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为多层次、多手段、多主体化解矛盾纠纷开辟新渠道,用便捷的志愿服务处理群众烦心事。”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党委书记张永坦言。
每名志愿者都是群众“贴心人”
一把剪刀,精细裁剪;一双巧手,编织梦想……在徐州市铜山区沿湖街道二分场西毛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妇女微家”志愿服务项目的十几名农家妇女正在赶制小饰品。
一年前,刘海蓉来到“妇女微家”给自己找了份“工作”,这里不仅给残疾学员提供培训、就业等服务,还定期组织志愿者“送教到家”。
记者看到,三名志愿者不时走到残疾妇女身边,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和成品检验。
“免费学手艺挣点钱,还不耽误照顾家庭。”刘海蓉笑盈盈地说。
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送到哪里。徐州市铜山区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重点打造群众所需、特色鲜明、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目,以品牌项目汇聚力量、服务群众。
“我志愿加入‘河小青’护河志愿队伍,争当保护河流的倡导者、践行者、推动者,大力传播志愿精神、自觉弘扬绿色环保理念,以青春名义,保护茅村的河水。”小志愿者林雨焓说。
这是一场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组织的13名八年级入团发展对象在不老河沿岸开展“河小青”护河志愿者服务活动。
小志愿者们一手提塑料袋,一手拿着火钳,沿着不老河岸捡拾河道周围的垃圾,小到果皮、烟头、纸屑,大到包装袋、废旧生活用具等垃圾杂物。“我们要从小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并把这种好习惯传播给周围的人。”林雨焓告诉记者。
徐州市铜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按照“到村、进户、见人、走心”的要求,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350多个。建成1626支志愿服务队,常驻群众身边,注册志愿者累计超过30万名。
“‘铜山妈妈’、‘四点半课堂’、‘365’日间照料等已经成为最受群众欢迎的志愿服务项目。”徐州市铜山区文明办副主任钟永莉介绍。
共建共享和谐善治“大家庭”
时值寒假,六七个孩子坐在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赵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看书写作业。
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赵山村党支部书记杨传玲告诉记者,他们把赵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了一个大型图书馆,楼里各个活动室都有图书角,村民办事大厅也布置了一个书吧。“村民带孩子来办事,孩子拿父母手机打游戏,我们希望扭转这种现象。”
如何改变?杨传玲动了一番脑筋。“以往村民看书要么去图书室,要么把书借回家,我们认为这远远不够。”杨传玲说。
“让图书出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每个角落。”有了这个想法后,杨传玲开始布置,现在整栋楼内处处散发着书香。
“每天下午来看书的孩子更多,我们有志愿者陪孩子写作业,晚上父母下班接回家,家长加班回不来,志愿者24小时值班,多晚都有人照顾孩子。”杨传玲说。
自从有了这个大型“书吧”,村里来看书的孩子越来越多,玩手机、去网吧的孩子越来越少了。
不久前,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跃进村村民胡敏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心愿墙”提交了一份服务需求,希望志愿者帮忙接他孩子放学。原来,胡敏的爱人在外打工,她最近有事要回娘家,谁来接孩子,让她愁了三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第一时间接了单。“我可了个大心思。”胡敏说。
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方式,志愿服务项目的精细化程度、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徐州市铜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下大气力,让志愿服务更精准、更合群众“胃口”。
据统计,2020年,徐州市铜山区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672场,参与志愿者40余万人次,受益群众50余万人。
“我们围绕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以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为契机,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内生动力,促进邻里团结、村庄和谐,真正让乡村治理动起来、活起来,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文明实践新格局。”徐州市铜山区委书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龚维芳说。
编辑: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