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要闻 >

向两会报告·践行嘱托开新局③|奋蹄扬鞭,“犇牛”姿态领跑新征程

时间:2021-03-03 15:17来源:未知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牛年开局,江苏多条战线目标关键词锁定“率先”。

  春节后首个工作日,省委书记娄勤俭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调研,强调要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力争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第二天,在调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时,他要求率先打造全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到地方视察就来到江苏,要求我省“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江苏在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当仁不让地扛起“为全国发展探路”的历史重任。

  再启新征程,实力大省高点“犇”跑

  涛卷浪飞的黄海畔,连云港徐圩新区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热气腾腾,万余名工人正全力抢抓工期。该项目总投资677亿元,建成后应税销售收入近千亿元,助力徐圩新区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

  经济强,是“强富美高”宏伟蓝图的首位要求,也是现代化大厦的第一支柱。2020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大关,达10.27万亿元。

  将视野放大,更能读懂这组数字的分量:2020年,我国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迈上百万亿元台阶,江苏贡献十分之一的份额;与全球经济体比较,江苏可超越90%以上的国家,与加拿大、俄罗斯、韩国相当。

  “江苏号”经济动车体量大、增速快,更为可喜的是,动力输出稳定均衡、动能强劲。

  先看均衡性。13个设区市全部入围全国GDP百强城市,其中,苏州历史性地突破2万亿元,南京闯入全国前十强,南通迈入“万亿俱乐部”,常州、徐州将冲刺“万亿俱乐部”列入“十四五”目标。江苏经济不仅体量大,而且成为实力分布最均衡的省份之一。

  再看“含新量”。2020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7.8%,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6.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8万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三。

  人勤春早,“江苏军团”牛劲十足、高点“犇”跑。“我们手中紧握的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棒’,一定要把这一棒跑好、跑出节奏、跑出加速度。”省委书记娄勤俭的要求,迅速转化为江苏各地你追我赶、竞逐现代化新征程的澎湃春潮。

  勇闯“无人区”,擘画现代化新图景

  “磁吸”全球智慧,苏州再拆“人才围墙”。2月19日,苏州工业园区发布加强版外国人才政策,开全国先河,全面认可长三角其他地区对外国高端人才的认定结果,便利外国人才自由流动。

  走在前列,意味着将更早遭遇问题、面临挑战,要求江苏必须保持探路者的初心和勇气,敢于在没有先例的“无人区”闯荡探路,在解决现代化共性问题上积累实践经验。

  其实,江苏早已以“探路者”的姿态,一次次站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

  早在2009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江苏调研时就提出,“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强调,江苏要在扎实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篇大文章。从“可以勾画”到“积极探索”,再到这次明确要求“走在前列”,指向越来越明、要求越来越高,体现总书记对江苏的信任之深、期望之重。

  不负使命,江苏自抬标杆,放眼全球寻找坐标系。全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怎么建?一组与发达国家的对比数据摆在决策者的案头。“从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看,以交通运输现代化先行引领是必由之路。”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说。

  走好这段必由之路,江苏以世界眼光擘画交通运输蓝图:到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级城市群特征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形成国内领先的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机场和港口枢纽;建成世界前列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沿江城市群、南京和苏锡常都市圈地区实现“1小时通勤”……

  透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等关键词,可以窥见江苏现代化的宏伟图景:到2035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20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居民人均收入实现翻一番以上,区域创新能力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水平;人的全面发展和全省人民共同富裕走在全国前列;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成美丽中国示范省份,“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迈上新的大台阶。

  锚定发力点,扬长补短激发领跑新动能

  去年底,苏锡常共同发布《共建太湖湾科创带倡议书》,标志着太湖湾科创带正式升级为苏锡常一体化发展的协同力作,有望成为驱动苏锡常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再出发,要突破土地、环境等资源要素制约,率先构建现代化的强劲支撑,江苏从哪里突破?

  实体经济是江苏的“压舱家底”,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1/8,优势突出。但另一方面,短板也十分明显,我省产业链、价值链分工总体上仍处于中低端,制造业很多领域还受制于人,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核心工艺等对外依赖度高,其中不少短期内实现技术突破和进口替代难度较大,存在“卡脖子”风险。

  “江苏最大的资源是创新资源,最大的优势是实体经济优势。”面对现代化建设全新命题,省委、省政府锚定发力点——必须在科技和产业创新上当好开路先锋。我省明确,将通过壮大战略科技力量、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强化数字技术赋能等重点工作,以科技强省、制造强省建设带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全面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十四五”时期,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短板补齐了,就会转化为新的优势。

  伴随交通破题,苇荡荒滩变身投资热土,江苏千里海岸线加速释放“黄金效应”:南通“大通州湾”落户中天精品钢等一批千百亿级巨人项目,有望在2035年建成万亿级绿色高端临港产业基地。盐城正泰新能源等项目同时推进,汽车、钢铁、新能源和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全面起势。连云港依托港口优势,加速集聚石化产业,“十四五”末石化基地工业产值有望突破3000亿元。

  蓝天碧水之间,通州湾江苏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全速建设,将于今年开港运营。南通正举全市之力推进新出海口建设,聚力构建“铁路连港区、内河到码头、港口通大洋”现代集疏运体系,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中的“隆起带”“强引擎”。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号角已经吹响,肩负“为全国发展探路”使命担当的江苏,正以“犇牛”姿态,奋蹄扬鞭,在这一新的宏伟征程上,奋然领跑。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超 陈明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