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的消费旺季。2021年新春佳节,受“就地过年”政策影响,传统消费模式迎来新商机。常州消费市场开门“别样红”,商品丰富、货源充足、价格稳定、消费活跃,呈现繁荣、祥和的节日氛围。
物足货丰 春节消费市场“稳”字当头现繁荣
位于常州市钟楼区的江苏凌家塘市场发展有限公司(原江苏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春节期间,凌家塘市场充分发挥集聚优势,与全国各大农产品基地做好春节供应保障对接,积极落实蔬菜、鲜活水产、生猪、禽蛋等市民节日热需品种货源。市场各类农产品备货量在1.2万吨左右,其中,蔬菜约6000吨,果品约2000吨,水产约1500吨,其他荤副食品、粮油等约2500吨。凌家塘市场上市商品品种丰富,蔬菜、果品、水产等可供市民选择的年货有10大类1000多个品种,充分满足市民春节消费需求。
随着线下商圈逐渐从单一购物向综合消费娱乐转型,百姓越来越热衷春节期间在城市综合体购物休闲放松身心。春节期间,常州市的城市综合体发挥多业态聚集、多元化消费的优势,开展形式多样、创意新颖、融购物消费、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营销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化妆品、运动品牌、黄金饰品等销售旺盛。据统计,2月11日至17日,常州51家大中型零售、餐饮企业,9家城市综合体共实现销售额59836.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9.5%。
休闲娱乐也是假期必要的“调味品”,其中“观影过年”成为新风尚。位于常州市中心的亚细亚影视城,除了因疫情防控需要空出的座位外,9个厅基本每天都是满场。在这家影院,今年春节上映7部影片,每天的排期都在6至7场左右,7天总票房收入达120万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10%,已达历史最好成绩。根据统计显示,春节黄金周,常州电影总票房超6000万,其中大年初一春节档首日,全市票房达1412万元,位列全国城市第24位,创历史新高。
年夜饭是春节具有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受疫情影响,今年部分餐饮企业年夜饭堂食较往年有所减少。“就地过年”的倡导以及“非必要不聚集”的防控意识衍生出对年夜饭的新需求。常州市各大餐饮企业在加强疫情防控管理的同时,积极推出“线上年夜饭”预定、半成品菜套餐等多元化服务,可满足4至10人等不同人数的需要,价格在300元至2000元不等,受到消费者欢迎。春节前3天,常州15家样本餐饮企业共实现销售额538.2万元,较2020年春节前3天增长41.5%,恢复至2019年春节前3天的77.6%、2018年春节前3天的77.1%。
文旅惠民补贴“送红包” 为家门口的“诗与远方”添精彩
春节期间,常州中华恐龙园人气颇旺,花车巡游、迎财神、舞狮等游乐节目充满年味,日均吸引游客两万多人。超高的人气源自景区推出的“两人同行,一人免票”惠民政策,这相当于门票打了对折。
距离中华恐龙园园区不远的常州恐龙谷温泉同样迎来了客流高峰,每天接待1000多名游客进场。恐龙谷温泉总经理蒋忠介绍,因为有政府发放的文化和旅游惠民补贴加持,游客享受到了4到5折的优惠力度。
节日期间,溧阳市全域各大景点免费开放,这个“春节大红包”给了人们实实在在的惊喜。大年初三上午8点,在5A级景区溧阳南山竹海,800名来自科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外地员工有序免票入场。景区内,各类“民俗闹春”过大年活动热闹上演,绣球招亲、花轿体验、糖画、竹编、货郎担等年俗表演充满老常州的年味。“春节期间,我们公司共有2000多名外地员工响应政府号召就地过年,溧阳景区免费的政策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里浓浓的温情。”科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人事总监柯杨宗表示。
种种景区游购娱“大礼包”的背后,是政府部门惠民政策的大力支持。来自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在实行人员限流75%的情况下,常州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54.09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5.25亿元,发放文旅惠民补贴3859.71万元,景区获得熙熙攘攘人气的同时,也让游客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线上线下两端发力 齐绘“文化惠民”风景线
为了响应“居家过年、就地过年”的新风尚,常州市文化馆还精心策划,将常州年味从线下搬到线上,通过非遗过大年和云上剧苑两大板块,以“云过年”的方式,让市民感受常州的新年氛围。
非遗过大年板块通过组织拍摄常州三宝、常州萝卜干腌制技艺、常州芝麻糖制作技艺、常州梨膏糖制作技艺等15个非遗视频,让市民在线欣赏非遗绝技。
为了给广大戏迷朋友提供戏剧观赏平台,常州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平台还连续推出影视化短剧《又见少年阿霜》、音乐剧《六号车间》、原创音乐剧《抢娘风波》、大型锡剧《天涯歌女》、常州市文旅融合创新舞台剧《“信仰的力量”致敬常州三杰》等10部优秀文艺作品,让大家在春节假期过足“戏瘾”。
文艺精品上线,并不是牛年春节期间的突发奇想。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文艺演出活动临时取消,面对新的挑战,如何来强化文化阵地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个问题给文化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常州市文广旅局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推出“线下创作+线上演出”新服务模式。组织国有文艺院团创作20集系列短剧《奂生防疫厅》以及锡剧、评弹、歌曲等27部线上抗疫主题作品;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登上文旅部网站、光明网、央视频等平台,吸引90多万观众线上观剧;在“荔枝新闻”“江苏公共文化云”等平台推出常州新年音乐会、江苏舞台艺术优秀青年人才展演,吸引近80万观众在线欣赏。
举办“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试听音乐会,并在“文旅常州”抖音号等平台传播,播放量达29万;推出“云上天天乐”直播活动及精品戏剧展演106场,吸引观众超50万人次。
一些线下的展览同样搬到了线上。常州博物馆线上推出“苏轼舣舟亭图卷归乡特展”“麦积山石窟艺术展”两个文博大展,观众点击量超15万,其它展览通过云直播,累计吸引观众34万人次;常州三杰纪念馆搭建“线上展览馆”,吸引观众超5万人次;常州图书馆推出“云上课堂”30场,吸引观众17万人次;常州市文化馆推出10期线上公益微课,76条微课视频被国家公共文化云录用,点击量达46万人次,其中竹笛、琵琶两位授课老师入选文旅部“全国十大最受关注授课人”。
时代在变,文艺作品的载体也在悄然变化。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的点击量证明了观众对常州文艺精品的认可,更证明了精品上线的必要性,为“云端”文艺从疫情期间的权宜之计演变为常态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随着5G技术的普及,线上文艺的独特优势将继续彰显。
慢直播云拜年 光影年夜饭千里“一屏达”
就地过年大背景下,身在异乡的常州人跟家乡隔着一张车票、一段长长的路程。如何弥补些许春节不能返乡的遗憾?常州市城市照明管理处联合常州广播电视台,从小年夜到大年初一期间推出“慢直播云拜年活动”。无论身在哪里,只要打开手机观看这场直播,游子跟常州的距离就缩小到“一屏”之遥。
“慢直播云拜年活动”的镜头对准的,都是常州的地标建筑,既有陪伴了一代代常州人的天宁宝塔,也有文化广场、西太湖揽月湾景观塔等代表现代常州繁华的新地标。镜头对这些地标实景进行超长时间的实时记录并原生态呈现,没有主持人,没有解说字幕,更没有绚丽的镜头切换以及精美的后期制作,只用固定机位拍摄来更加真实地展示现场,让观看者拥有参与感以及沉浸式的体验。
“长在老城墙边、大运河畔,过年我必到这些地方,好在今年也看到了。”网友“荷月”留言说。慢直播中,常州西瀛门城墙在灯光投影技术的装扮下,门楼城墙挂上了福字、春联,向远在他乡的人们送上祝福。熟悉的地方依旧这样美好,冲淡了游子的些许乡愁。
常州城市新地标文化广场,宏大的建筑外部立面也披上了新装,“这个春节,在常州过年”“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等标语次第闪烁,在充分发挥照明技术优势的同时,展示城市特色,彰显了常州的人文关怀。“这个角度的文化广场还没见过,我大常州真美啊!”网友“宜人188”说。
不同的地标送去不同“风味”的温馨祝福,持续72小时的慢直播为网友“端上”的是一桌丰盛的光影“年夜饭”。活动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烈互动,大家纷纷参与云拜年,送出新春祝福。
网友“向前”留言:“一切都释怀吧,祝福自己一切顺利,平安健康。”
网友“等风回”留言:“安徽人,父母在常州做了十四年生意,我在西夏墅中学读高二,感谢爷爷奶奶今年陪我们一起过年。”
常州市城市照明管理处景观科科长吕飞说:“这场光影‘年夜饭’基本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渲染新春佳节的氛围,让不能回乡的常州人以及留常的外地人,感受到春节热烈的夜间灯光氛围。同时也对外展示了常州美丽的形象。”
从线上到线下,从传统到创新,牛年春节,常州在吃、喝、玩、乐、购各方面都呈现商品丰富、价格平稳、消费活跃的节日气氛,在疫情防控新常态下,这个特色消费的春天别样“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