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百强县,近年来,江阴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色调,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努力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全面小康 追梦之路”调研行,先从江阴泗河村的发展之变说起。
每逢周末,江阴市泗河村都能迎来一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家在湖光山色中尽情感受美好乡村生活。可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由于当地矿产资源丰富,村里靠山吃山,建起了几十家采矿场。伴随着轰隆隆的采矿作业声,村民们虽然钱袋子鼓了,但长期破坏性开采留下的废宕口越来越多。“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在这样的生态环境问题倒逼下,2004年江阴全面禁止开山采石,村里的采石场纷纷关停,泗河村的发展一度陷入瓶颈。
江阴市泗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曹国洪告诉记者,当时劳动力的就业也成了问题,那一阵子泗河村还列入了江阴市的贫困村。今后怎么办?确实到了应该要好好思考的时候了。
如何转型成为村子发展的第一难题。为此,村委专门组织多批村民代表到浙江山区考察,当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做法和成效让大家深受触动,泗河村决心发展生态经济。村里自筹1000多万元,请专家指导修复“生态伤疤”,利用宕口新建占地600亩的开放式湿地公园,同时探索发展玫瑰、葡萄种植等特色农业。随着生态的逐步恢复,泗河村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乡村游网红村。
农家乐老板金国民说:“慕名而来的游客也特别多,特别是周末,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了!”泗河村一组村民倪荣芬高兴地告诉记者,如今老百姓的收入也是越来越高。
泗河村之变正是江阴近年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缩影。以“长江大保护”为契机,江阴大力开展“生态进、生产退,治理进、污染退,高端进、低端退”,“三进三退”之间,码头变公园、工厂变广场,加速了江阴沿江生态修复、源头控污和产业转型。截至目前,江阴累计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7660家,当地30公里的黄金岸线已经成为老百姓的生态岸线、清水岸线。
无锡江阴市发改委副主任项勇介绍,开展“三进三退”的目的是保护长江、还岸于民,更重要是以此倒逼,带动整个江阴的产业结构转型,为发展增加更多的“含绿量”。
今年以来,江阴在全面修复沿江生态、全力唱好“长江之歌”的同时,对接国家以及省市发展规划,积极引进更多科创人才、打造更优科创平台,聚焦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奋力实现江阴新一轮创新发展。最新数据显示,江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5.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6.6%,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季建南 陈超 何斐 沈杨 江阴台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