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本地 >

振兴推力何处来 老乡助力能量强

时间:2023-10-24 08:44来源:睢宁融媒体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记者  杨艳秋

10月11日是庆安镇林庄村爱心超市每月一次的营业日。当天一大早,村民董献侠就拿着四张爱心积分卡来兑换生活用品了。洗衣液、洗发水、沐浴露、米、面、油……超市里可兑换的物品都是日常生活用品。

“俺的积分是参与打扫家前屋后卫生得来的。爱心超市里的东西都是村里一些老板捐钱买的,俺得继续保持好村里的整洁,也为村里的发展出力。”董献侠笑着说道。

董献侠口中捐钱的老板在林庄村有30余位。他们捐款数额多则四五十万、少则上千元,点滴间都凝结着在家村民、在外人士建设家乡的情结,也大大促进了村级各项事务管理的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就是其一。

党建引领

凝心聚“才”共谋村庄发展

今年以来,庆安镇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在开始时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欠缺、村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长效保持机制无法建立等问题在该镇各村都或多或少地存在。

“以前村里开展一些工作都是村干部和公益性岗位人员干,但全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投资高、体量大,还按照之前的思路,有些吃不消。”林庄村党总支书记赵飞说。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林庄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利用民主协商议事会、田间地头闲谈、新春返乡人士座谈会、建立微信群等形式,为村民认识了解家乡、畅所欲言搭建线上、线下交流平台,引导在家村民、在外成功人士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为村庄发展贡献力量。

“能够参与并见证咱祖祖辈辈居住的这个村,一天比一天好,我太有成就感了。”村民许东亚说,他常年在新疆喀什做生意,得知村里人居环境整治需要修桥、铺路时,3000、5000、20000……他陆陆续续捐了很多次。

就这样,在村民的齐心协力下,落后的平房变成错落有致的两层洋房,坑坑洼洼的土路修成平坦宽敞的水泥路,荒草丛生、黑臭水体的废地变成绿水环绕的怡人游园,原来的破旧小乡村转变为市级特色田园乡村。

慷慨献资

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庆安镇龙西村村民高辉。

高辉在庆安镇工业园区经营一家布业加工企业。夜晚乌黑的路、随意丢弃的垃圾、脏脏的池塘,这些曾是他对老家村庄的刻板印象。“当时村书记找到我,号召咱们一起出力建设美丽乡村,我立即就答应了,就想着给家乡环境治理出点力,让它变美些。”高辉说。

在庆安镇龙西村村便民服务中心,一块大大的写有“美丽乡村龙西村欢迎您”的景观石立在便民服务中心门前广场,背后是该村的功德榜,上面详细记录了村民捐款细则。粗略估计,总数额在15万元左右。

龙西村党总支书记宋兴军介绍,龙西村经济基础薄弱,村集体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想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受资金限制。村民们的捐款,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注入了活力。今年以来,龙西村新建了1个3亩左右的游园、架设路灯152盏、新铺水泥路100多米,另一处游园正在清理场地,预计下月进场建设。

“现在村里游园有了,晚上不管走到哪都明亮亮的,村里也干净了,说明咱们捐的钱确实发挥作用了。”高辉说。

记者了解到,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庆安镇政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联系发动各村村民、乡贤人士、企业家等社会力量,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添砖加瓦,实现社会力量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共建共享美丽人居环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庆安镇发动社会积极捐款约500万元、捐建路灯2000余盏、捐植绿化苗木近百万元。

透明管理

专款专用确保善款专用

村民捐了钱,怎么保证钱能用在实处?宋兴军表示,考虑到捐款人有部分不在家,村委会就找到他们在家的亲戚负责监督。

宋兴军介绍:“比如龙西村在建游园买材料时,村委会就邀请捐款人的亲属进行材料购置、工钱商定的事情,村干部不参与具体操作,谈好后由村会计直接支付、公示,这样钱的去向就明明白白了。”

为了让钱款使用公开、透明,林庄村也成立了民主理财组,钱款使用的去向、金额都由村委会与村民代表共同商议,并且及时进行财务公开。“这几年,我们村民捐款捐物累计80万元左右,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让村民参与进来,知晓钱款使用情况,也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真正让善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赵飞说。

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许东亚有三年没回老家了。今年,许东亚回到庆安镇林庄村的老家住了一个多月,这是他20多年来在老家住得最久的一次。他开玩笑说,自己现在根本不想走了。

“你看庄子里水清路净,各种休闲娱乐设施齐全,垃圾收运都做得很好,各项事务都非常有条理。感觉俺捐的钱都落到了实处了,捐得值!”许东亚笑着说。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