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荒山、滩涂,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昔日的荒山坡,如今变成了“金银坡”;过去的滩涂地,现在变成了“聚宝盆”,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将自家的屋顶建成了小型光伏电站。记者从县供电公司了解到,截至目前,睢宁电网已接入光伏发电企业10多家,家庭屋顶式电站近千户,并网投运共计近300兆瓦。与火力发电相比,光伏新能源电站每年能减少使用标准煤近50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10万吨。光伏发电在全县社会供电量中已占一席之地,成为我县又一大新能源。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双沟镇的亚玛顿新能源有限公司9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时,工作人员王尚正在进行电量报表统计。王尚告诉记者,从实时数据轴线图来看,电站发电从早晨5点多开始工作,中午10点就进入发电最大值。
“正常一天能产生四五万度电,目前总共发了900多万度电,现在收益大概在900万元左右。”王尚边填写报表边说。
据王尚介绍,明年光伏电板下面的328个农业设施大棚投入使用后,亚玛顿新能源有限公司9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的收益将进一步增加,同时还将带动周边500多名低收入群众就业。
据了解,亚玛顿新能源有限公司9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中的农业项目产值可实现1100万元,光伏发电预计每年平均可向电网输送电量约1145.26万兆瓦时。按每度0.98元计算,可获得发电收入1130万元。其中,每销售一度电将提取4分钱作为低收入户收益。这样算来,每年可提取46万元,双沟镇5个村的614户低收入户、2042人将受益,人均单项增收不低于220元。
同样,在双沟镇纪湾村,这里有规模更大的农光互补项目——睢宁阿特斯新能源30兆瓦农光互补电站。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项目占地900多亩,由173座景观温室大棚和1280座简易温室大棚组成,发电规模为30兆瓦,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式,棚上光伏发电,棚下种植经济农作物,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据了解,该项目于去年底开工建设,今年5月份实现并网发电。该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温室大棚将根据市场导向,准备种植花卉、盆景植物、食用菌类作物,来提高农业收益率。
“项目建设的时候,群众就来到这里打工赚工资,并网发电之后,棚下作物种植还能带动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双沟镇纪湾村主任刘建告诉记者,村民们的土地也都统一流转了过来,集中经营使用,所得土地租金收益仍归百姓所有,实现租金、务工双赢。
要说双沟镇亚玛顿和阿特斯属于大型农光互补项目的话,那么高作镇官杨村这个1兆瓦的农光互补项目算是袖珍型的了,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设施非常完善,白芨苗种植大棚和育苗基地都已实现良性运转。
该项目是省发改委与我县共建的扶贫项目,归村集体所有,项目于去年11月中旬开工,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光伏面板安装,并于去年12月并网发电。平均每天产电量6000度左右,每年可产生约120万元的收益。
“所得收入一部分作为村集体经济,一部分作低收入户贫困户帮扶资金。村民就近打工,每天也可以赚50元左右。”高作镇官杨村计生专干袁云辉说。
在该光伏项目的农光互补大棚里,几位村民正在田间拔草,杂草清理后的田地里露出中药苗——白芨。
“在这里干活感觉很好,到年底,低收入户还能分红。”官杨村村民圣传芝谈及在这里务工觉得生活非常充实。
作为新能源,光伏发电因其绿色、环保,备受青睐。近两年,随着徐州紫晏新能源有限公司6兆瓦地面光伏发电项目、徐州顺泰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15兆瓦地面光伏发电项目、睢宁海润太平山光伏发电有限公司19兆瓦地面光伏发电项目以及睢宁合创能源开发有限公司6兆瓦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等陆续并网发电,“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等模式在睢宁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发展趋势。
袁增德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