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下午,在官山镇荆山村的一处田地,种粮大户张宏杰正向工人讲解插秧机的操作要领,叮嘱机手要注意秧苗栽插的深浅。说起自己从2013年搞土地承包种植的感受,张宏杰用一句话总结。
种粮大户 张宏杰:反正以前别人喊我小张,现在喊我老张,就这几年很苍老。
这句玩笑话正是张宏杰四年来经营家庭农场的一个缩影。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当时张宏杰43岁。此前,他有过稳定的工作、开过饭店,投资过网络软件开发。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找他借钱并拉拢他一起发展规模种植时,他立刻就答应了。在他看来,政策利好可以让他在这个领域大有作为。2013年6月,张宏杰承包了1000亩土地成立家庭农场。种植的第一轮作物是水稻,由于经验不足,张宏杰首轮就吃了“败仗”。
种粮大户 张宏杰:我以前没种过地,我以前连水稻我都没见过,我们第一年种水稻的时候就遇到高温、减产、产量很低,第一年才900多斤。
水稻减产不说,由于收割时遇到阴雨天气,收好的水稻在晾晒时遇到大雨。
种粮大户 张宏杰:下雨了当时水稻没地方放,然后存在场上淋湿完了,那时候没有烘干机,淋湿了黄变,一黄变价格就低了。
有了第一年的经验教训,张宏杰认识到,大规模粮食种植既要有技术,还要有配套的机械设备,才能保证粮食颗粒归仓不受损失。于是他购买了大型现代化农业生产器械10多台,于2013年12月份成立了合作社,还投资百万元购置了烘干设备。之后他逐年扩增承包亩数,到今年已经承包4000亩土地,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因为有农机合作社的优势,张宏杰每年集中忙碌两季,耕种起来比较轻松。
种粮大户 张宏杰:我们这机械化程度非常高的,我们从育秧播种到收获,人非常少 我们这么多土地,管理人员只有5个、常年工人只有5个、包括后勤一个人就6个人。
现在合作社内有近十位社员,张宏杰在满足自身机械使用的同时还能为村民和种粮大户服务。
种粮大户 张宏杰:给别人提供像育秧,有些老百姓育秧出问题了,我们秧育得比较多,可以卖给他们一部分,还有就是我们在烘干机用完以后,为附近的老百姓或者种粮大户烘干粮食,另外我自己有打药机有3台,一天可以打1000多亩地,我自己忙完以后可以给老百姓大户做统防。
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后,不仅解决了当地土地闲置荒废的难题,通过租金支付也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此外,机械化服务全覆盖解放出了更多的年轻劳动力,投身其他产业。张宏杰告诉记者,一年下来,他有近百万元的利润收入。除了经济上的收入,他深切感受到土地流转也给农村环境带来了好处。
种粮大户 张宏杰:在我们没来这地方包地之前,他们这河里是没有鱼和虾的,所有河里没有鱼和虾,我们每年种地,不管是小麦还是水稻,所有的草我们是全部还田的,老百姓不一样,他把草全部扔地头沟里去了,这样水就是脏黑的,由于我们机械化程度比较高,这样我们对环境相对是比较友好。
杨艳秋 冯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