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官正
徐子淳摄
路,是城市的脉搏,一条道路,往往浓缩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每座城市都有一条这样的路,它承载着城市的历史,随城市一起成长。现在位于睢宁城区中心位置的“红叶路”便是如此。它的前身为“工业路”,于2002年建成双向两车道城市次干道后,更名为“红叶路”。
依然记得当年的老酒
上世纪50年代末,睢宁开始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大部分工厂都坐落于这条道路两旁。酒厂、柠檬酸厂、织机厂、工程机械厂、轧花厂、棉纺织厂等,因此这条道路被命名为“工业路”。
今年71岁的潘侠飞最早住在睢宁西关的小潘庄,1959年因城市建设搬迁到现在的红叶路淮海巷内。
“我小时候工业路西侧那片全是汪塘和田地,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建厂。我工作最先在五金厂,后面一直在橡胶厂干。”那时,“工业路”旁的工厂一片繁忙,令潘侠飞印象最深的就是睢宁老酒厂。每当下班后感到身体乏累,他便会买瓶老酒厂的睢宁大曲和工友们一起喝点,侃天侃地,放松放松。
“当时有三种酒,老白干酒七毛七一瓶,睢宁大曲有一块二毛九的,有一块二毛六的。当年老酒厂出的酒真是醇厚绵软、浓香平和。”当年那口醇香的美酒,潘侠飞至今无法忘怀。
那是一条繁华的道路
今年75岁的李言玉曾经在化肥厂工作,改革开放后为了多赚些钱养家,便“下海”在原来的“工业路”北边开了一家超市。那时的“工业路”是一条繁华的街市,因为工厂多、工人多,“工业路”附近的生活配套设施完善,饭店、澡堂、超市、菜市场应有尽有,县城内的百姓大都会来到这里采购物品。
“逢年过节时,路上是人山人海,都挤不动。各种小摊都有,其他地方买不全,都来这里。”因为商业繁华,李言玉的生意也跟着红火起来。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工业路”上的工厂陆续改制、搬迁,曾经的工业路逐渐“名存实亡”。21世纪初,睢宁第一个住宅小区——红叶小区建成后,加速了其由“工业中心”向“城市中心地段”的变迁。“工业路”由此更名为“红叶路”。
如今的“红叶路”拥有双向六车道,道路两旁,餐饮、家具、家电、养生、美容……各个行业在此兴盛,红叶路成为一条集住宅、商业为一体的城区中心街,依旧呈现着“工业路”的繁华景象。
延伸阅读:
道路作为贯穿城市间的交通大动脉,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睢宁县全面、客观地了解群众对道路升级改造的意见,分别对人民路西延段、中央大街、天虹大道、阜盛路、红叶路、睢水大道、睢高路等多条道路进行了升级改造;科学合理地划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全面提升了道路绿化景观效果,提高了居民出行的舒适度和便捷性。随着城市道路的不断新建畅通,拉伸了城市“筋脉”,提升着城市承载力。一条条看得见、摸得着,畅通、有序的道路让城市更宜居、群众更幸福。
(老照片由陆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