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生 >

睢宁技艺·马王村老汉的腊编生活

时间:2016-10-17 16:39来源:未知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古韵新风,大美睢宁。在现在各种塑料制品盛行的年代,可能很多人都已经不知道腊条编织品是什么东西了。在过去,人们买东西用的篮子,抬东西用的筐,很多都是用一种叫腊条的灌木植物编织而成的。在我县的魏集镇马王村,有位老人还经常会用腊条编织各种老物件,咱们一起去看看。
      我叫阎长江,我今年六十九了,我跟祖父学的,编筐、小篮子、粪箕子。以前我们这农村都拾棉花、拾粪、割个草,都这样用的。我这筐用蜡条编的,蜡条从安徽买的。运来这些条子,大的挑出来,大的编篮子头,或者编大筐,小条子编些粪箕子,小篮子,其他的小筐。这不算复杂活,这又没有什么巧妙。
      魏集镇马王村村民  阎长江:比方编一个小篮子,先把颈,这小篮子得有颈,颈条拔好,再把做底的条子拿好,然后再把上梁的条子拿好,这就可以,先打底后编是了。除了在粪箕子上有点巧妙,它主要在上梁的时候,在三岔的地方他弯不过来。
      一天站住干,一天能编四五个编。粪箕子慢,只能两三个。在以前天天编,现在不能天天编了,现在俺农村用的少了,不是过去农村都有这些地了,现在都包给人了,基本都不用了。现在也能卖,卖得少,比较少。
      魏集镇马王村村民  阎长江小篮子一般十七八块钱,粪箕子二十块钱左右。
      现在农村年轻人基本不会了,因为这些年轻人,他拿这个不当一回事。他到外边,一天能挣百把,这在家一天一二十块钱,他去干它吗?
      魏集镇马王村村民  阎长江:为什么你还编呢?俺这些人编呢?因为俺这些人出去打工没有人要了。现在俺编这些基本算赚不到钱,就在家当玩,就在家早晚稀奇编一件。
李阳 梁潇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