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始终坚持以“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为导向,沿着高质量发展轨道阔步向前。新征程上,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让我们一起读报告,谈学习体会,话发展心声。
聆听感悟
推进实体经济发展 助力新型工业化建设
制造企业该如何在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助力新型工业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党的二十大代表,徐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东升表示,徐工当前发展的定位和目标就是要做到“高质量、控风险、千亿级、稳增长”。下一步,徐工将坚定信心、勇挑大梁,以智能化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以绿色化引领行业低碳发展、以服务化延伸主业价值链创新、以国际化打响全球知名品牌,努力把发展实体经济的“看家本领”练得更强、更过硬。
“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发展的新需求,紧盯世界装备制造业技术发展的最前沿,以科技创新牢牢掌握竞争发展的主动权,全力打造技术领先、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世界一流创新链、产业链。”杨东升说。
但同时,做大做强实体经济需要踏实、求实、务实的作风。
杨东升在谈及实体经济时,提出“徐工集团作为中国实体经济的一员,30多年来始终一根筋坚守工程机械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靠的就是心无旁骛、脚踏实地,靠的就是踏实、求实、务实,一点一滴干出来。”
他表示,“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徐工几代人骨子里传承的基因。徐工将紧跟国家战略需要、行业变化和市场需求,紧盯世界装备制造业的最前沿,努力打造成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百年老店”和世界一流企业。
杨东升坚定地说:“徐工集团将始终沿着总书记视察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委部署要求,以高质量发展的业绩为全市完成今年主要目标任务勇挑大梁、多作贡献,奋力交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工五周年的合格答卷。”
学习反响
争做细分市场创新表率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实体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这一任务的坚实基础和支撑。”徐州鑫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利对报告中的这句话印象深刻。
张利表示,作为实体经济的参与者,他深刻感受到,近年来,国家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备受鼓舞,干劲十足。”
锚定制造业不动摇,徐州鑫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从事特种机器人研制的企业,主要包括应急救援类机器人、特种作业类机器人、军事应用类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主要是在高危环境下代替人执行任务,其首要是解决安全问题。
发展实体经济,可以带动就业、惠及民生,加速创新要素的聚集。而特种机器人技术集机械、电气、信息、材料、智能控制、生物医学等多学科于一体,自身技术附加值高,产品应用范围广,是重要的技术辐射平台,对增强军事国防实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水平、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9年,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先公布了《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标志着特种机器人已经进入各行业切实需求阶段,市场空间巨大。
作为较早从事特种机器人研制的企业之一,徐州鑫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在业内率先提出“制造业的服务化”,为机器人配套“高效灭火剂”“机器人专用运输车”,在国内率先组建“机器人救援队”;首创“机器人移动消防站”,实现“机器人+运输车+消防站”完美结合,无需消防水车、省去建站成本、“3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杜绝“小火亡人”事故发生,为“智慧美丽乡村”提供智能装备保障。目前,公司研制的消防机器人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机器人参加实战救援2000余次。
“不忘来时路,方能致远途”,张利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争做细分市场创新表率、争当应用示范、引领特种机器人产业持续发展。”
专家共话
加强人才支撑
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坚实的人才基础和创新的科技作为支撑。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满芝认为,实体经济离不开人才支撑,徐州“智造”更离不开人才支撑。把定位变地位、把蓝图变现实,徐州对人才的渴望十分迫切。徐州要持续提升政策环境、发展空间、人居环境等综合实力,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和育才优势,真正做到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文字:唐婧
编辑: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