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生 >

淤土地里刨金的峰山村

时间:2017-06-05 08:48来源:未知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目前仅存的一处当年用于看守老梨园的房子

峰山老梨园一角。
庄学兵 摄

324省道峰山段一景

故黄河在双沟镇张宋村转了个大弯,中间有一段200米左右的河道在铜山区境内,往东就进入了王集镇。“春来花香飘,秋来果高挂。”这一景象在这里得以显现,老梨园的踪迹在此也极易觅得。

沿324省道往东,出了张宋村就到了王集镇的峰山村,该村北边与铜山区庙山隔故黄河相望。这就是我们再探故黄河之行的第七站——峰山村。

 

善于土里刨金的峰山人

故黄河流经峰山时,既为这里留下了一部分抛沙地,也留下了一大片老淤土。在这片土地上,峰山人不断尝试着种植,让地生金。“早些年,到了夏秋日,这里满眼都是青纱帐(玉米);还能看到连成片的棉花,如今又搞起了大面积的花生种植。这里人的思想就是活络,能跟上形势。”此次探访的向导王集镇文化站站长庄学兵说。

峰山村党支部书记吕爱国告诉我们,建国初期,村里就开始种植果树,当时村南有苹果园、村西有梨园,至今村里还有几十亩经过几度更新后的老梨园。土地分田到户后,村民们更加积极地依托村级集市,想方设法在土地上谋利益。“前些年,我们这里种植制种棉,尽管很忙碌,但是大家赚了不少。后来,大家去邳州学种大蒜,不光把种大蒜的技术学来了,还把老淤地种花生的本领也学来了。”吕爱国说,2014年,村里几户人家就尝试着在淤地里种花生,比沙地里的产量还要高,亩产达七八百斤,村民纷纷效仿。

目前,峰山村秋熟作物中,花生种植占到了十分之九,玉米仅占十分之一。吕爱国说:“我们村仿佛一夜之间,秋熟作物都变成了花生。这个比种玉米每亩要多收300~500元呢。”

据说,峰山村花生种植已经达到3500亩(包含春花生和夏花生),由于花生颗粒饱满,使得这里的花生不愁销售。每到花生收获季节,外地到此收购的经营大户络绎不绝。村里目前拥有花生采摘机8台,花生采摘也由原来的人工转变为机械。村民种植思路的变化,加上镇村适时引导,村民腰间的钱袋子进一步鼓了起来。

 

路通助力村域经济发展

提起黄河故道综合开发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吕爱国说,目前最大的实惠就是修建了324省道。新修的324省道横穿峰山村北部,盘活了这里的大片土地。按照规划,沿该路两侧,从峰山至洪山、马浅、李时、卜吴将进行万亩良田打造。峰山村从去年开始在324省道沿线进行土地流转,当年流转了600亩,种植了400亩的丰水梨和近200亩的银杏树。还有许多的绿化树种,林下进行了套种,如花生、西瓜等。

今年,该村继续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目前已经成立了8个合作社,以搞好、搞活这里的农村经济。吕爱国表示,下步计划还要发展家庭农场,并成立一个总的粮食种植管理合作社,提高经济收益。

“我们这里北部地区都是老淤土,过去也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原有的也很窄,不要说粮食、货物进出不方便,就是大家出行都不方便。遇到阴天下雨,更是泥里来泥里去,弄得大家怨声载道。现在有了这条道路,交通便利了,环境也变了,晚饭后没事,大家也都爱到这里逛逛,看看风景。”吕爱国感慨地说。据悉,324省道峰山与双沟镇的交界处,正计划打造一个旅游观光的节点工程,这将来也会给当地村民带来一个游玩的好去处。

不仅如此,在政府的支持下,近几年,峰山村于2015年修铺了两条水泥路,今年又进行了拓宽,同时又修铺了一条从街道到双沟镇胥湾村的一条水泥路,从而打通了村与村之间、组与组之间的道路。“我们尽管与胥湾很近,但过去因为道路难行,彼此之间少有往来。如今路修好了,彼此之间来往就如同串门一样,方便多了。因为交通方便了,给我们的峰山集也吸引来了人气,从而带动了我们的集市贸易。”吕爱国说,原本不少人还担心百年老集——峰山集要取消了,现在看来,大家又都充满了信心。

 

相关链接:

周二嫂单枪退敌兵

说起峰山村,不得不提的一个英雄人物就是周二嫂。抗战时期,村里周家有个刚过门的媳妇,名叫吴胜英,人称周二嫂。自从嫁到峰山村,她就和村里妇救会的姐妹们一起积极参加支前工作,还经常参加民兵训练,枪法练得很准。她家紧挨西北围墙,因此,民兵常在她家西屋站岗放哨。

1944年1月5日凌晨,周二嫂去后院放猪的时候,忽然听到圩墙外边有动静。她轻手轻脚地走到圩墙边向外一看,只看见北湖里黑压压的一片敌人,正悄悄地向圩墙摸来。周二嫂迅速地拿起枪瞄准了一个弯腰弓背走在最前面的敌人。“叭”的一声枪响,敌人被撂倒了。周二嫂又一连放了两枪,敌人吓得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

村里的民兵和群众听到枪声,纷纷拿起武器和铁叉棍棒赶来。圩里的民兵和全村的男女老幼,冲出圩门,杀声震天,打得敌人丢盔弃甲。自此,峰山村军民威名大震,周二嫂的英勇事迹传遍四乡。在淮北三分区的庆功会上,周二嫂被授予“女民兵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张静 杨朦朦报道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