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生 >

曾经“麦囤子” 今日高产示范区

时间:2017-05-31 16:42来源:未知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图为张宋村农田一角
拓宽后的张宋村村道
新铺的324省道张宋段风景优美

出苏杭村,我们继续沿故黄河向北行进。九曲黄河以其众多湾道著称,在睢宁境内的故黄河也同样如此,呈现出多个“几”字相连的形状。而这第一个“几”字顶上,就是双沟镇与王集镇交界的张宋村。这里也是我们再探故黄河的第六站。

张宋村原名张楼村,因辖张楼、宋庄两个自然庄而得名。该村东邻故黄河,河东有地与王集镇的峰山村接壤,北依铜山区单集镇邢楼村。该村在过去就有黄河故道边“麦囤子”之说,随着黄河故道的治理、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让这里桥通、路通,广阔的良田和整理出来的部分土地,更是被打造成粮食高产示范区。

 

1.故黄河边路通桥通景美

我们沿黄河观光路进入张宋境内时,该村党支部书记王金海当起了我们此行的向导。王金海告诉我们,此前,这里的大堰就是光秃秃的,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后,不仅河道得以拓宽、加深,河两边也通过绿化工程形成了观光带。观光路的建设,也为该村打开了另一条方便之门。

前行不多久,我们就见到观光道又搭上了一条新道路。这条新修的道路横跨故黄河,尚未建成的黄河大桥上有许多工人正在忙碌着。王金海说,这就是正在建设中的324省道,该路从张宋村东西穿过。有了这条路,村民通行更方便,也有助于来往搞运输、发展经济。而且,村里结合“百村万树”工程,在324省道边栽植了120亩的红枫和100多亩的榉树,还在河岸边栽植了众多的垂柳。更不用说那些近几年通过绿化了的进村道路和田间道路,均已经形成了一道道的风景线。

下324省道,过红枫林和榉树林,我们经张宋桥时,王金海介绍,原来的张宋桥建设于上世纪70年代初,尽管相对现在而言又窄又小,但它却是连接了黄河两岸的交通。2010年8月,严重受损的张宋桥断了,既阻碍了两岸百姓的通行,也让跨河种植的百姓苦不堪言。好在以前靠捕鱼为业的村民张道坤及时站了出来,在故黄河边为收种及过往的百姓当起了义务摆渡人。也是在这次黄河故道综合开发中,一座投资600多万元、150米长、宽七八米的张宋大桥重新屹立在那儿。结束了摆渡的日子,当地老百姓的内心是无比欢畅。

 

2.“麦囤子”变为高产示范区

张宋电灌站原本也是一个简易的抽水站,很难使用,综合开发中得以重新修建、标准提升。再加上近几年实施的一系列农田水利工程、土地提升工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等,让张宋沟渠畅通、排灌自如,荒滩也变成了良田。

故黄河在张宋村段有3公里长。通过综合开发,整理出了1000多亩土地,通过抬高、修渠、铺路,除一部分用来绿化、景观建设外,大部分都打造成了高产田。

张宋村支部委员、现年70岁的张学省说,张宋过去就有着故黄河边“麦囤子”之称,遇到灾害天气,别的地方生产的小麦瘪得不行,而这里老淤土地里的小麦依旧是颗粒饱满,所以过去这里的百姓要比其他村富裕一些。黄河故道综合开发给张宋村带来新变化、新发展,村部是旧貌换新颜,村集体经济增收有了渠道。“这两年我们村开始土地流转,目前全村已经流转了一半的土地,到年底将全部流转完。”张学省说。

据王金海介绍,去年村里成立了农业种植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一方面提高农业种植规模和效益,另一方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收入,也解决了农民外出务工土地无人种的问题。

随着村镇一体化的实施,张宋村五组(宋庄)已完成了拆迁,腾出来的100多亩的土地马上得以复垦。根据政府规划,村里其他四个村民小组也要进行拆迁,全部集中到官路小区去。对村里的困难户,镇里也有相应的政策倾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村庄消失后,我们这里都将成为连片的高标准良田。与赵行等地块一起,形成粮食高产示范区。”王金海说。

走出村庄时,我们向西行进,进入眼帘的全是大片的麦田。绿化树木成行穿插形成网格状,“全国(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县”的大牌子矗立其间,镇村公交车从中经过……车向前行,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充分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延伸阅读:

张楼庄名由来

张楼庄原名叫张家楼。传说,明代中期,该庄子所在的地方在河道里,后来被黄河带来的泥沙淤积成了河滩,才有人居住。为防止黄河发大水的时候冲倒房屋,就筑起了高宅,从东到西全是高宅,约有半里路长。当时主要有张、范、王和赵4大姓氏。姓王、姓赵的住在一个宅子上,被称为王赵庄;姓范的宅子叫范庄;姓张的宅子上有一座两层的小土楼,人们便自然称之为张家楼。

最早住在张家楼宅子上的只有两三户人家。后来,随着张家人丁兴旺,又从外地迁移来一些张姓人家。张楼庄逐渐扩大,把王赵庄、范庄连成了一个整体。又因其张姓人家有较多的富裕大户,人们渐渐地将王赵庄、范庄的庄名淡忘了。

如今的张楼庄有4个村民小组,200来户人家,姓张的人家占四分之三。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