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睢宁新闻网!
关键字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生 >

睢宁舞蹈曲艺·落子舞

时间:2016-05-10 22:58来源:未知 作者:睢宁新闻网 点击:
      古韵新风,大美睢宁。自古以来,睢宁人民在辛勤劳作之余,都热衷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休闲娱乐,许多曲艺舞蹈也代代相传下来。从本期开始,《大美睢宁》将撷取一些传统舞蹈、曲艺展示给大家。今天我们首先要介绍的,是许多人都非常熟悉,也非常有名气的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落子舞。
      追溯落子舞的历史,要从明嘉靖年间说起,相传汤庆任中江防总兵,为感皇恩,大庆十日,搭台唱戏,睢人表演的落子舞深受欢迎,汤庆便赐给演出者产业,从此落子舞这种民间表演形式便在睢宁广为流行。古书中这样记载,《落子舞》又称《莲花落》。清人李声震《百戏竹枝词》一书说“徐沛伎妇以竹鞭缀金钱,击之节歌”,其诗曰:“窄裤青衫称细腰,蔚蓝手帕髻云飘,霸王鞭舞金钱落,恼乱徐州叠断桥。”
      落子这种民间艺术,让人尤为感到奇特的是它用来伴奏的乐器,大锣、二锣、大钹、小钹、堂鼓等打击乐器和唢呐、笙、笛子,伴随着演员手中的竹板、连厢随着动作的律动拍打而发出的声音,混合成一种非常质朴、和谐、欢快的乐曲。1957年,睢宁落子舞进京参加了全国首届民间歌舞会演,获得二等奖,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并和这些来自农家的孩子合影留念,睢宁落子舞一时轰动京城。
      1957年进京演出的落子舞演员 杨美华:这叫连厢,也叫钱杆,也叫连厢。男同志一般这样打。
      1957年进京演出的落子舞演员 杨美华:伞呢,一般是带路的、领路的那个作用。它领路的,我们都跟着这个伞走。
      春秋更迭,沧桑变迁。我们现在看到的落子舞形式上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但是传统的舞蹈步伐依然没变,舞者舞姿优美而粗犷,既有轻盈的韵致,又具古朴的风姿。手持花伞领舞的演员欢快自如的虎跳、小翻,让人眼花缭乱。其他演员在跑跳步、花梆步、搓跳步中不断变换队形,寒鸭凫水、白鹤亮翅、乌龙绞柱、凤凰夺窝等舞蹈动作融入其中,流动着美丽与明澈。2006年10月,睢宁落子舞被正式确定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0年,睢宁少儿落子舞还在上海世博会进行了5天巡演,给中外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海世博会少儿落子舞演出队带队人员 姜玉梅:保留加一些现代的元素,就是通过孩子的一种童趣,加一些童谣,加一些戏斗,加一些孩子的武功技巧,再加上我们队形的变换,人员方面也加了,以前是3个人、5个人、9个人的,我现在改到40个人,形成一个广场的落子舞。
      历史悠久的落子舞现在仍然是许多百姓娱乐的一种方式。众多的民间文艺团体带着对落子舞的喜爱和执着,把落子舞演绎得更加纯朴,更加火热,因为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都是从他们心里流出来的最生动、最纯粹的表达。
李阳 梁潇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