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见到张心峰时,他正在大棚内忙着给玫瑰花套网。1986年出生的他,自去年从上海宝钢辞职后,就回乡自主创业,经营起了8个满是花香的玫瑰大棚。一个国企的白领,怎么就想到回乡养起玫瑰,当起了花匠呢?
李集镇徐厂村村民 张心峰:有个朋友他在浙江那边,搞旅游开发加销售玫瑰花。经济效益也非常高。然后我跟他联系,他跟我说了这些技术。初步了解一下,也都能在自己掌控之中。
辞掉月薪万元的工作,回家乡创业,张心峰的家人得知情况后极力反对。
李集镇徐厂村村民 张心峰:刚回来就是先把大棚、把这些地先定好。定好之后苗子、设备什么都全部齐全了,都栽下去,然后才通知家人。那时候家人就是非常气愤,有好长一段时间就是都不理我,不跟我说话。
张心峰的母亲 邢作兰:又没有前途,干这个又没有头绪,我不想让他干。
家人的不理解,让张心峰非常郁闷。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倔强的他决定用成绩证明自己。他以大棚为家,全身心扑在玫瑰花的管理上,三个多月后,第一批花蕾挂上了枝头。让张心峰没想到的是,认为马上迎来丰收的他遭遇到了一场不期而至的打击。
李集镇徐厂村村民 张心峰:去年冬天11月份,像我们睢宁这边下了一场雪,那时候我这边花已经开了一地。马上就要上市了。下一场雪把它冻死了,这收益就全部废掉了。心里面还是比较难受的。
2015年的冬天,对于张心峰来说漫长而寒冷,他陷入了迷茫。
李集镇徐厂村村民 张心峰:这时候就感觉是不是自己选错了路呢。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他重新振作了起来,剪掉冻死的枯枝,浇水施肥,继续精心管理着他的玫瑰园,今年春暖花开时,他的35000株玫瑰终于顺利迎来了花期,张心峰也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季。
李集镇徐厂村村民 张心峰:像我们这个季节,我们这边的气温,应该产三茬,一株一年能产十支到十二支,如果说自己把这花质量控制好,就是一年一个大棚一万五到两万块钱应该就是能达到的。
目前,张心峰的玫瑰基本以批发销售为主,对于今后的打算,他告诉记者,他计划明年扩大大棚规模,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除此之外,还将打造一个玫瑰大花园,为市民提供一个可游玩、购买的场所。
李集镇徐厂村村民 张心峰:浙江那个同学、那个朋友,他现在做的是玫瑰花旅游和采摘和销售是一体化的。当然了如果我这个效益再起来,我们手上这个资金再转起来,我们也要往这方面去发展。带动周边的这些旅游产业发展。
周杨 王辉